生活中很多琐事,有时会突然占据我们的注意力。
比如:
- 看书的间隙,发现书桌旁的垃圾桶快满了。现在去倒吗?或者还是等吃午饭的时候顺便吧!
- 拆开快递,里面掉出了一张退换货卡。商品大概率是不会有问题啦,但毕竟还没有真的检查,那退换货卡现在要扔掉吗?算了先放在抽屉里吧……
- 工作中歪歪头放松一下肩膀,注意到电脑旁边的咖啡杯。啊里面的咖啡渍已经干了,要现在去洗杯子吗?还是等这个部分的报告写完吧……
- 从笔筒里抓起一支笔写字,但它没水了。哎呀要扔掉吗?好像笔杆还可以留着替换笔芯。可是替换芯家里没有,下次去超市顺便买……那现在就还是先放回笔筒吧!
……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处理,但不立刻去处理似乎也没有大碍。我们很容易把它们搁置在那里,直到再一次注意到它。此时,你会发现上面的思想过程竟然又重新来过一遍。
其实当我们注意到一件事的时候,就是它在呼唤我们的时候。如果暂时没有处理,它们会持续地发出信号,在我们的大脑“后台运行”,占据我们的“缓存”,以隐形方式继续消耗我们的精力。
即便我们真的可以做到把它暂时完全抛却脑后,但下一次当我们注意到它的时候,哪怕只花了几秒钟来思考,都是浪费的。因为明明在上一次就可以解决掉呀!
所以,当事情已经进入我们的注意力通道,就不要再等待一个更“顺便”的时间了。尤其是那些“顺手就可以解决的小事情”。
日本神经科医生桦泽紫苑有一个“2分钟判断术”。如果是一件2分钟内就能完成的事情,那就马上去做。
如果它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那就把它写在手边的便签纸上提醒自己,并且要定下去做这件事情的时间——定下时间很重要,这样才算是把它从“缓存”里清除出来。
如果事情很繁琐,甚至一时无法计算出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那就在日程本上挑一个足够空闲的时间段,写下将在那个时间段里决定这件事,然后注意力就可以回到原本正在进行的事情上了。当然,日程本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要是放得太远,恐怕我们又要把它拖到下一次,如此反反复复就只能原地踏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