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20210102 面条的面子

桥边的陈师傅又开始做面条,今天回村子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电话给他,确定他们还没有休息,还有面条,请司机到点刹一脚,去买了两大捆,夜色中看不到面条的成色,但闻得到麦香的味道。

十一长假时路过他家打尖,陈师傅和他妻子五十岁左右,却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祖父母,院坝里挂着像帘子一样的面条,忙过后的陈师傅有时间坐下来聊天,聊他家做面的历史,聊他家面条的做法,聊他家面条的销路—都是人们开着车几十斤几十斤的拿,他们几乎不到街上去摆摊卖—不愁销路。说话间,已经有人停下车熄了火在外面吆喝,重复几遍要留面,陈师傅回应比较难留,那人便不再吆喝,来到家扛了一麻袋面条丢到车上,然后发动车离开。陈师傅接着聊他的家庭,子女都不愿意他们做面条,说太苦太累。但他们闲不下来,何况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自己做的东西。

那天回来,我们就带购了两捆,长假过后不久,面条吃完了,后来还步行去买过一次,从我们的寓所到他家,去时是下坡,回来是上坡,用小推车拉着面,颇费了一番力气,正因为有劳动的付出,更感觉面条的可口。

再一次路过,看到院坝没有面条,问陈师傅,回答子女们决定不让他们再做,这次决定的力度很大,配套的办法是把陈师傅的孙辈带到院坝来,三四个小家伙的照顾是很费精力的。这样情况下,陈师傅他们想做面条都无能为力。电话中,陈师傅推荐了他对门的侄儿“侄儿的面条也不错!”

对门的侄儿家比陈师傅家的房子矮,车子急转弯惹起来的尘土气息首当其冲,房子和后面的山势一起庞杂,比较难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人从容接触——每次路过,对面的小院坝都挂着面条。

一条路的两边,一边做,一边不做,犹如失衡的天平,对空乏的一边不免有些遗憾,虽然这遗憾出于自私—不想美好的事物提前退场。

本周去河里捡石头,又经过陈师傅家,赫然看到面条挂满院坝,和同车的朋友说起他家面条,都知道。还说,如果老了,有一件自己做了放不下的手艺,就很好啊!孩子不要干涉这份手艺和爱好。

也许,爱干涉老人晚年生活的后辈,他们小时候被家长干涉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不知道陈师傅,当年是不是一个爱干涉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突然想帮爸妈卖一些面条,其实我家的面条并不愁销路,七里八村的还是都愿意来我家加工一些日常食用的面条的,还...
    FiftytwoHzwhale阅读 3,759评论 0 3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7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5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711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78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