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9
这四本书我之前都看过,今天是把这四本书放到一块做了一个比较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这里主要讲培养习惯的步骤。
《福格行为模型》
《福格行为模型》中提到一个人做一件事需要三个条件:动机、能力、提示。其中能力包括五个方面:时间、金钱、体力、脑力和日程。
我们简单举一个例子来理解这几个条件:
我们看探案电视剧的时候,在案发现场,警官经常会问两个问题:这个人的作案动机是什么?具不具备作案时间和能力?这里面的“动机”就是《福格行为模型》里面提到的动机,只不过,《福格行为模型》里面的动机,大多数指的是正面的动机。“时间和能力”对应的就是《福格行为模型》里面的“能力”,指时间、金钱、体力、脑力和日程。书中另外一个条件“提示”,可以理解为“导火索”。
根据以上三个条件,书中提出了培养习惯的三个步骤:
1. 做想做的事,首先是挑出那个你最想培养的习惯,希望越迫切越好,主要解决动机问题,得足够想做才能开始、并坚持下去。
2. 微习惯,把需要的体力、脑力、金钱、时间降到最低,最好毫不费力就可以开始,也不需要花费大力气就能完成。这一步是降低能力的门槛。
3. 立刻庆祝,不断感受成功。这一步是为下次做提供动力,实现正向循环。
在设计的步骤中没有提到“提示”,因为提示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闹钟,可以是日常习惯等等比较灵活。
《微习惯》
《微习惯》中强调阻碍我们养成习惯的两个因素:开始不了和坚持不下去。为了克服这两个阻碍,书中提出要让开始变得足够简单,最好举举手就能做到,比如每天坚持做一个俯卧撑。因为行动足够简单,坚持也不需要太多的能量,所以把难以坚持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所以这个方法帮助了很多人成功地培养了新习惯。
《微习惯》中将习惯培养分为八个步骤:
1. 选择一个微习惯。
2. 挖掘其内在价值。
3. 纳入日常生活。
4. 建立回报机制。
5. 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6. 微略开始,超额完成。
7. 服从计划,摆脱高期待。
8. 留意习惯养成标志。
这几个步骤从培养习惯的角度理解,太多了,不够简练。我最喜欢“微略开始,超额完成”,这一步。
《掌控习惯》
《掌控习惯》中把习惯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提示、渴求、反应、奖励。
前两个阶段和《福格行为模型》里面的“提示”“动机”性对应;“反应”要看个人能力,比如你渴望扣篮,但是首先要看你能不能跳那么高,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他的“反应”;“奖励”的目的是满足“渴求”,同时鼓励下次做出“反应”。
书中展开介绍了这四个阶段,以及怎么利用好这四个阶段培养自己的习惯。喜欢的可以看看。
《微精通》
《微精通》这本书并不是要教人怎么培养一个习惯,而是教人怎么在短时间内学习一项新技能,因为我觉得有相似之处,所以拿来比较,作为参考。
[if !supportLists]1. [endif]入门技巧,从最小可行实践开始,最好能体验到全过程。很多产品都会设置体验,比如化妆品的小样,比如培训班的体验课,比如鞋子的试穿都和这个入门技巧比较类似。简单来说就是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开始,并且能够尽可能多的体验到快感。
[if !supportLists]2. [endif]获取背景支持,设计助推、装备、环境、人。这个环节是为了减少做事的阻力。比如,我们准备健身,身边有一群喜欢健身的朋友肯定要好很多。
[if !supportLists]3. [endif]创造明确回报,获得正反馈,别人需要、收入、别人的关注都可以。做任何事情都不太可能没有回报的长久坚持。这个回报未必一定是金钱,也可以是别人的关注,别人的感谢,别人的夸赞等等。一般来说坚持的难度越大,需要的回报越高。
[if !supportLists]4. [endif]建立可复验性,不断重复,持续进步。这一步不是为了培养习惯,主要是为了精通一门技术需要的刻意练习。
总结
通过四本书中列举出来的步骤,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规律:
每本书中的步骤都包含了行动和回报。同时,每一本书中都强调了行动要尽可能简单,既然是培养习惯,重点是能做到长期坚持,所以能做多久远比一次性能做多少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微习惯》这本书备受欢迎的原因。
回报,是对行动的奖励,也是对下次行动的激励。不幸的是很多习惯在早期根本看不到回报,如果没有外部设置的回报,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同时,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的习惯培养都符合《福格行为模型》里面的三个条件。这也是《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一出版就备受专业人士推崇的原因。
我受《微习惯》影响比较大,根据这本书中的一些理念养成了每天运动的习惯和每天打卡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