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看了《夺冠》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了自己曾经在体校打排球的经历。那是小学的事了,当时体校教练去我们学校选拔小朋友进行集训,我有幸被选中,集训了几个月后,体校组织所有小朋友拍骨龄,不幸的是,骨龄片预测我成年后只能长到1米68, 于是就落选了。当时一行的小学同学中,只有一个未来可以长到1.79m的女生顺利入选,我那时还是挺伤心的,一时无法接受自己长不到1米7以上的事实,感觉愧对了爸爸1米86的大高个。 但是当时集训的那几个月,很难忘,每天练习跑步,练习排球基本功,我们当时对着体育场馆外墙练习垫球,对着排球场周围的铁丝网练习投球,每天小臂和两个大拇指接触球的地方都打的红肿热辣。我最喜欢练习的是扣球,总感觉扣球的动作是最帅的,有一种大将风范。
我能理解为什么郎平教练会鼓励朱婷练球的时候要喊出来,因为,喊出来的时候,可以有助于发力,让吐出的那口气和喊出的声音与向外发的力互相匹配,给自己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和力量感。我现在打羽毛球向外发力也会给自己配很多,嘿,哈等音效。
看到大家一直在讨论女排精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实现人类潜能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论性别,体育类别,就是一种集体力量超越了个人力量实现了大于每个个体成就的精神。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精神,当举国万众一心时,我们做到了,通过女排我们看到了国民和国家未来的无限可能和无限潜力,让每个见证那段历史的人们备受鼓舞。我们爱看女排姑娘们战胜他们的对手,战胜他们自己,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突破极限给我们带来的力量感。 看着他们在场上拼搏,无论是现场的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仿佛也加入了他们的战队,也在扣球得分。
我相信郎平在为国人赢得冠军和带美国队赢得冠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国旗和国歌赋予了国际体育赛事更高的意义,这个意义超越了体育比赛本身的意义,将为国争光这层意义赋予体育比赛。
回到体育本身,当年我在体校的岁月里,我记得教练最常说的就是,“仰卧起坐50个”,“俯卧撑50个”,“跑5圈”,“深蹲20个” ,我记得我会边哭,边数着练完,期间总是伴随着教练的笃定的声音,“继续”,“走起”,“还有3个”,“好样的!”,那种没有商量余地的语气至今难忘。如今,我理解到:体育精神就是释放人类潜能的精神,即克服思想对身体的限制,超越自我,实现强大自我的精神。
《夺冠》记录了我们国民共同走过的一段光辉岁月,电影唤醒了大家一段集体回忆。如果要求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尽善尽美未免有些难为导演了。如果大家认识到了体育精神的本质和价值,那么这部电影的意义就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