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代香港人--陈冠中
我们整个长期教育最终让我们记住的就是那么一种教育:没什么原则性的考虑,理想的包袱,历史的压力,不追求完美或眼界很大很宏伟很长远的东西。这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思想心态:我们自以为擅随机应变,什么都能学能做,用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过关交易,以求哪怕不是最大也是最快的回报……不在公共领域集体争权益,只做私下安排,也是本代人的特色……是的,我们爱钱。
今天的中国大学生们会像陈冠中描述的那样吗?
今天的大学生,面对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需要什么【基本素养】?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焦虑的来源了。我们在大学到底要学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当然是学习新知啦,学习更多的知识积累足够多的实力,才能在未来激励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中处于浪潮之巅,成为霸道总裁,赢得白富美。竞争似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议题。我们除了学习新的技能之外还要学习什么?然而缺乏宏观思维的竞争又有什么意义?我们可曾注意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感受不到、觉察不到的问题?比如:地球变暖,比如贫穷、疾病、战争、人权等。
大学之道,在于树人
1.思辨能力
马丁·路德·金 说过,教育的目的无他,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评估事证,如何判断虚实,如何理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实和虚构。
耶鲁大学校长萨洛维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
1)警惕任何简单化的陈述,特别是那些夸大、扭曲、忽略关键事实,以煽起你恐惧,愤怒和厌恶情绪。
2)如果这类陈述与你现有的看法特别吻合,就更加警惕。
3)静虑深思,保持怀疑精神,培养批判思维。
2.自主教育
建立全球化思维的知识库,从制度化教育进入自主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常常限制了人的思维,为了在制度下的考试中能够脱颖而出,我们恨不得从小孩一出生就开始上补习班,然后领跑同龄人。但这样的制度教育,也会使得思维变得僵化、缺乏创新。在这个知识可以随处可得,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复杂的今天,自主化教育,按照自己的兴趣喜好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来选择学习的内容成为你未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3.行动能力
再多的知识,如果没有付诸行动就只能占用大脑内存容量的而无用武之地。就像杰克·韦尔奇所说,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上的知识,只能最终沦落为聊天谈资。把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价值。就拿6Sigma来说,GE把它作为重大战略来推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6Sigma的知识内容理解起来并不难,它无非就是一个品质工具箱,一个通过DFSS(Design For Six Sigma)和DMAIC(Define-Measure-Analysis-Improve-Control)的流程方法来实现专案目标的解决之道。可是6Sigma真正难的是工厂内的推广和行动。再厉害的工具如果你不使用它,你永远也无法体验它到底有多厉害,那只能是你道听途说的传说。
4.品格培养
马丁·路德·金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一个人深刻地思考,并且擅于思辨。但如果教育停止在这里,那么教出来的很可能是一个危害社会的人。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擅思辨但是毫无品格的那个人……
我们必须记住:头脑聪明是不够的,头脑聪明加上品格,才是真正教育的目的。
如果我们的同学得到一流的专业训练,却不知同情心、正义感、廉耻为何物,如果不能判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边界,如果道德不是在你的价值判断中处于主导地位,如果你缺乏人文关怀,那么你只是技术厉害的坏人罢了。希特勒少年时期非常喜欢读书。他参加了林茨的成年教育图书馆和博物馆学会,大批大批地借阅图书。他的少年友人回忆,他总是埋头在书堆里,其中,最喜欢阅读的是关于德国的历史与德国的神著。他还是素描画家和水彩画家。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如此有才华的人却成了一个种族狂热分子。
思辨能力、自主教育、行动能力、品格培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四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