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细说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地位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东西方的哲学对此争议很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首要培养知性优点,德育只是衬托,这个观点一直左右西方教育至今。

在古中国,荀子认为广博的涉猎才是德育的基础,终日之思,不如须臾之学。侧重经验的学习,采取渐进的学习方式,德育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中国的哲学家在德育培养的认知上基本是一致的,知识的学习同道德的修养是泾渭分明的,德育应当不仅在课堂,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生活,通过人际交往,慢慢磨练。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件神奇的事情,禅宗六祖慧能一个字都不认识,居然成为佛教的伟大导师之一。许多东方的思想家在那个时代为了吸粉,经常要到农村讲学,面对的都是不认字的农民,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这种治学的精神真让人敬佩!

由此,我们发现东西方的哲学在德育和知识学习的关系上,存在着巨大的隔阂,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既是道德”。

在东方的如何进行道德的教育,几乎是一致的:身教!坚信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力量。孔子有一个特别出名的论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师要靠人格的去感化受教育的人。可见,已经把德育的身教提到了一个至高之处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东方的教育理念中,一个人无法个别的完成自我,个人必须在圆满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实现自我。这个观点相当的勇猛,居然成为儒、道、释三种学术流派的默契。可以说,东方的文明兴业于此,困惑于此。

当东方教育处于困惑的时候,西方的教育引进了,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反传统的思潮,把好的都反了,科举思维一点都没受伤被完美的保留了,西方教育的精华培养知性优点没有被接受,仅仅是学习了技能的培训,由此职业教育变成了一个畸形的怪胎,高效的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闻名天下,成就是辉煌的,可是历史又走向了拐点,人口红利消耗殆尽,WTO的惯性停止了,中国所有的行业都面临着产业升级,中国制造必须升级为中国创造!

德国人一直在全世界推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其目的绝不是为了世界人民的福祉,真相是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输出文化,就是在文化的层面上布局,制定游戏规则,输出者一定要玩的最好,利益当然是杠杠的!如果武功无法占领世界,那么文治将是最好的途径,都是古人玩剩下的套路!中国玩过,古希腊玩过,最有意思的是印度没有玩好,结果成全了一部古典名著《西游记》例子就不举了,感兴趣的话读者自己去查吧。

说归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真心不错,德国一直是一个文化输出国,小希同志步子迈大了扯着蛋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各国遇到各种水土不服,其实本质是文化认知层面发生了冲突。

中国人的文化层面更重视实用主义,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大家都在一个领域挤就是问题了,经济发展需要多种行业共同推动和关联,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引领市场的需求,扩大行业范围,推动新型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才是根本,中国不缺资金、不缺人才、不缺这个和那个,真正缺乏的是行业,行业太少了!十亿人民,九亿在炒股、8亿在炒房,把两个特别有钱途的行业给玩死了,资金没有向实业倾斜,人民的需求越来越刚性,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此!

说多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德育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的教育需要存知的学习动机,发展心智,强悍体质,这应该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理想!

中国的军舰要开出去!中国的文化要走出去!实用主义没有错,功利思维更没错,关键我们不能只当继承财产的子孙,我们出生没有成为富二代,但我们可以成为创一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记]看这本书的前提是要写一篇关于教育学学科的论文,暂时思路并不清晰,打算看完这本书再来写我的感受。2016年4...
    乐乐加油阅读 5,137评论 3 58
  • 三天时间看完古龙一生 感慨良多却不知从何说 既没有鸡汤也没有猛药 只有往事摆在你的面前 斯人早已逝往事如烟云 他年...
    令狐琴剑阅读 453评论 0 0
  • 没能控制住自己,鹿晗一把把热巴拉进怀里。 热巴惊呼,扭动着想要挣脱“鹿晗不行,这里不行,会被拍到的,不行,你放手”...
    南伊伊阅读 4,995评论 0 1
  • 《啊哈!算法》第 2 章第 2 节,栈的 Swift 实现。 问题 判断字符串是否回文 解决 将字符串前半部分入栈...
    su3阅读 193评论 0 0
  • hello hello~我是活北 作为一名绘画专业的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素描、水粉、油画、国画基本上都接触到了…...
    活北阅读 742评论 1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