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猫
插图|谢幕芳华
1.出发前的纠结
昨日的空茫和虚无让我一直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参加幸福家的课程,尤其膝盖的疼痛,让我没有确切的信念能够坚持下来,拄着双拐出现在公众面前,与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当然不是我期待的那种,有很多的难为情。但是我知道最近几天的状态需要调整,也需要外部的支持让我更快复活。
犹豫中,正面管教的老师主动联系我一起去上课,让我觉得冥冥之中老天也是助我去上课的。那就去吧。
2.发现自己的独特
自卑是一个说不出的词。看着身边的人发热发光,总觉得他们是那么耀眼,而自己总是那么平凡,甚至卑微。
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全然敞开地投入到课程当中,身心都极度放松。舞台上,帅气逼人的主持人妙语如珠,穿针引线,气氛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若在以往,我会觉得主持人真是太厉害了,如果我在台上肯定没有他的表现好。
但是,今天的感觉却完全不同,内心安静地坐定,全身心地感受自己,一个声音缓缓从心底升起:我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比如彻底的真实,全然地投入,思考的完整,逻辑的清晰,做事的认真......当我把真实地自己表现出来,也总能得到很多认可,甚至赞誉,我只要活出真实的自己就好。我本身就是独特的,优秀的。所以,即使没有天生的幽默或者活泼,我也是很美好的......
这个声音,让我的心更加安定,也更坦然,对双拐不再那么在意,对自己不完美的部分不再苛求,一个心结似乎就这样打开了。
有了这个觉知,我提醒自己接下来更投入、更安宁、更敞开。
3.心灵孤儿
身与心跟课程同步。当讲到幸福的概念,讲到公益人的格局,讲到心灵的留守者,想着自己,想着孩子,原来我们都是被迫的“心灵留守者”——虽然母亲在身边,但是父亲的缺失,父母没有看见孩子的内在需要,不能有效地陪伴成长,让我们成为“心灵的孤儿”。
心一下被刺中。原来我一直以为只要有父母一方陪伴就不能算是留守儿童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从小到大,基本是在父爱缺失的环境里成长,妈妈总是忙于庄稼或者家务,连肚子都不能填饱的情况下,精神需求的满足更无从谈起。儿子的成长环境跟我很类似。原来我们都是事实上的心灵孤儿。
放眼中国家庭,这样的心灵孤儿何止万千。想起孩子的同学,身边的朋友、同事,在生活的压力下,在现实的困难下,在自己成为心灵孤儿之后,又制造了更多的心灵孤儿。
我们都需要被看见,都需要被照亮,都需要被真实的爱着......
4.一点遗憾
课程最后,老师放起了音乐,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舞动起来,我也好想好想加入,可是双膝实在没办法支撑身体,只好坐着,看大家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步。
合着音乐和大家的舞动,整个场域的能量在不断聚集变化,10个人,20个人,30个人......直到300人的队伍连接起欢乐的海洋,热情、奔放、欢乐、敞开的氛围在全场流动,所有人都加入进来......
实在忍不住,坐在凳子上的我,也跟随音乐的节奏,伸开双手舞动上肢,沉浸、忘我的感觉美妙无比,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办法跟随大家的脚步,让自己也成为其中的能量,忘情地投入,真切地交融。
正遗憾不能跟随大家一起跳舞的时候,组长跳着欢快的舞步来到我面前,随着音乐换着花样跟我击掌互动,被看见的感觉再次胀满心间。当所有人汇成长龙在全场舞动,他问我:要不要我背你一起?感受到他的真诚,还是没有放开,笑着拒绝了他。
可是后来真的有点后悔了,下一次,再有这样全场舞动的机会,我一定要他背着我全场走一遍。感受被300人能量灌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