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本是墨黑,万物同色,却日月同辉,将黑夜照亮。但人类的生活怎么会满足于星月之辉,便发明了电,电能转换成光能,人间就没有了昼夜之分。原本漆黑的夜,就有了白天的模样,屋子里是这样,外面大街也是这样。
就是现在,立刻望向窗外,我能看到马路上立着的二十二根路灯杆以及很多根路灯发出的光,它们应该是十米高的,将原本黑暗的天空照的有点月亮的感觉。也有地方是六米、八米、十二米或者更高更矮,根据不同地点,选不同的杆。我周围路灯都是一根两灯,左右各一个,看起来相当和谐,县城、小镇或者村里大都单杆单灯,看着很孤单,但他们早早“收光回家”,不像城市里上够八小时“夜班”。马路上的路灯和小区里的不同,马路上的都是左右各一根,相互望着对方,而小区里的路上大多一根,隔很远又一根,孤孤单单,零零落落。在灯罩外形也有很多区别,马路上的多为流线型,减少风的阻力。小区有圆的、方的、扁平的、椭圆的等等。
北方的冬天多数时候都是刮着又急又冽的风,我偶尔在想树都拔起来了,路灯怎么都没事呢?这当然是我想多了,它们如士兵一样,不管多恶劣的天气,他们总是笔直坚挺地站着,守护这座城市。它们是如此敬业,一年四季,为路人照亮前行的路。我最喜欢是快到春节的时候,他们有的会换上红红的新衣服,也有可能是去年脱下来的,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不少的喜庆氛围。也有重大节日的时候,他们会迎来一些新的伙伴,这时候就显得更加庄重了。
我想人类没有不讨厌蚊虫飞蛾的,但它们不同。他们貌似很喜欢一样,而蚊虫也很喜欢他们,果然爱是双向奔赴。他们不会嫌弃蚊虫飞来飞去的嗡嗡声,也没有密集恐惧症,而蚊虫也没有因为他们高矮、美丑而区别对待,他们只是静静看着蚊虫在他们眼前旋转跳跃,翩翩起舞,恰似情人眼中的起舞的少女。我想是不是它们孤独寂寞了太久,如果不是低头玩手机撞到它们的人或是建设他们的人,其他人都忘了吧。但他们并不抱怨依然每晚送来光明,而这些蚊虫飞蛾却是一直记得,不管过去几个月,只要到了夏天,都会飞来看它们,这可能是他们约定好了的。
路灯的作用可远不止照明这么简单,比如醉酒的人会搂着它吐,横幅会缠着它、贴小广告、锁自行车、栓狗,小孩子抱着它不想回家……等等。路灯也知道不是舍不得它,也不是突现它有多么重要,而是它正好在这儿,它从来不生气,也不罢工。
路上行人稀疏,灯下孤独堆积。向何处,道是心已致而身未达;又徘徊,坐靠其杆,仰望天穹之阔,却无安身之处,低首扪心而问,又无才华满身,摇头唉叹。良久,夜已深,借光而视,见两人推餐车而归,脸色蜡黄,但相视而谈,不时发笑。伴灯光,起身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