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很纯粹的问题,我们要买入什么样的公司
知道的越多,越容易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现在回归最纯粹,最本质的问题
不管公司把自己说的有多天花乱坠,多有价值,公司的目的只有1个。
那就是赚钱
公司就是一台产生经济效益的机器
一般好公司的标准是ROE大于等于15%
ROE真的像巴菲特说的一样是万能指标吗?
它的缺陷是什么呢?
A 公司净资产 10 万,有 10 万负债,净利润 3 万
B 公司净资产 10 万,没有负债,净利润 3 万
ROE=净利润/净资产
它们的 ROE 都是 30%
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盈利情况呢
都是 30%ROE,他们盈利水平有没有区别呢 ?
假设明天就通货膨胀100%
那么 A 公司想把净利润提高到 6 万,需要多大资产
B 公司需要多少?才能维持它们的 30%ROE
A公司需要20万才能维持
B公司只需要10万
所以ROE不能反应公司利用外部杠杆的能力
ROE高可能是借了大量的负债导致的
因为ROE只算了净资产
而那些负债没有计算进去
下面我再介绍一个指标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
反映的是企业每利用 1 元资产能带来多少利润,反应的是企业的资金利用产生的回报率,资产收益率简称 ROA
上面那个例子
A 公司总资产 10+10=20,净利润 3,资产收益率 15%
B 公司没有负债,总资产 10,净利润 3,资产收益率 30%
现在用资产负收益率ROA
一眼就能看出哪个公司的盈利强弱了吧
问题来了,资产收益率是一个万能指标吗?
再举一个例子,C 公司净资产 10 万,有 5 万的商誉,没有负债,净利润 3 万
D 公司净资产 10 万,没有负债,净利润也是 3 万
还是假设明天就恶性通货膨胀 100%
A 公司增加需要多大的资产,能把净利润提升到 6 万
B 公司需要多少多大的资产,能把净利润提升到 6 万
A公司只需要5万
B公司需要10万
A有5万商誉
一般商誉有两种
1 是经济商誉,这是企业存在的那一刻就有了,这个很难量化
2 所以一般用的商誉是会计商誉
具体是什么呢
比如我是一家公司老板,我看上一家公司了
它的净资产 800 万,我花 1000 万把它并购了,这多出的 200 万就是商誉
一般商誉只在企业并购,合并中产生
我为什么要多花200万呢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利润
虽然短期来看,这不是一笔好买卖,我多花了 200 万
但是长期来看这些商誉能给我带来超额回报
具体可以体现在我并购的那个企业的品牌价值、技术专利,核心人员,社会对企业的好感度
等等,这些都可以算作商誉
记住一句话,商誉是连无形资产都难以量化的价值
在会计上,我是A公司老板我用2亿现金并购了一家企业
但那个企业只值1亿
但是在会计上要对等呀
2亿>1亿
这是不相等的
所以右边多出的1亿就是商誉
而商誉是要签订对赌协议的
我多花的钱
你必须要完成某项约定
否则就会商誉减值
很多A股公司暴雷就是商誉减值
比如说,每年保持15%的净利润增长
你完成不了,就要商誉减值
除了并购溢价所产生的商誉,还有负商誉
商誉是买贵了,负商誉就是捡便宜货,前些年雨润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净资产1000万,我去并购它,由于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反复游说,我最终500万并购了它,而这少花的500万就是负商誉。
都知道无并购不商誉,不并购也能产生商誉,当初香港的一个公司,它的母公司跟他签订了一个协议,价值100多亿,需要7年,然后这个公司就开始自恋了,认为自己很牛逼,它自己把这个协议量化了,产生了几十亿的商誉,最后由于它经营不给力,母公司收回了这些协议,这些商誉全减值了,商誉大暴雷。
所以商誉不止是并购产生的溢价,还有负商誉,自恋也可以产生商誉。
商誉往往是公司非常容易爆的一颗雷,非投资类公司最好远离大额商誉,一些公司把自己卖了都还不起商誉减值。
好了,回到刚刚的问题。
ROE 不是完美指标,总资产收益率也不是,总资产包括上面我说的商誉,
其它无形资产等等,这些东西不能投入为企业带来利润,所以总资产收益率也不能完美衡量
企业的盈利能力
我们寻找的是一个衡量公司赚钱能力的值
ROE 是衡量股东投入的回报率,股东每投入 1 块钱,能带来多少回报,越大越好
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公司每占用 1 元的资
产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值越大越好,归根结底都是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他们有着各自
的缺陷,不能很全面的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那我们究竟寻找的是一个怎样的值呢?
所有公司都是在自己拥有的资产上赚取利润
分两部分
一是公司赚取的利润
二是公司拥有的资产
先说这个拥有的资产
负债算公司拥有的资产吗?
我们衡量的是一家公司盈利能力,在自己拥有的资产上赚取利润,所以请抛开那些条条框框
举个例子,假设我经营公司,没有花一分钱,我全是借来的,别人风投投给我的钱,我自己
没有花一分本金,我赚了不少钱。
我利用这些钱赚了不少钱,那我的收益是不是无穷大呢。如果负债不算资产的话,我现在 0
资产在赚取利润。那么我的收益率无穷大,无法衡量。这显然不合乎逻辑,所以我们应该加
回负债
公司是在拥有的资产上赚取利润。这些负债为公司赚取了利润。即便是我借来的钱,但这些
钱也支撑着公司产生的利润。此外,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商誉等等,要去除商誉只是公司
的一个标识,这些东西不能用来投入为公司产生利润,我们还要去除一些对公司主营业务没
有任何帮助的资产
例如长期股权投资等等
我们聚焦研究的是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盈利能力
除了那么金融机构,还有靠对外投资获取利润的公司,这些东西都该去掉
公司所赚取的利润都是在这些资产上产生的
这个资产怎么算呢,这个计算比较复杂
不同的地方计算方法都不一样
(有息负债 + 股东权益 - 现金及其等价物)
国际上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减现金等价物呢,举个例子,一个公司经营不需要把现金全部利用,例如一个经营
有 10 亿,它生产中只用了 8 亿,还有 2 亿放着当现金,这些现金没有参与经营生产,只是
放在那里,所以这些多余的现金要去掉。
正常情况下这些现金是闲置的,但是这些现金在企业危机的时候会用到,会增加企业的抗风
险能力
所以经过我的几次计算不同的公司,这些多余现金不需要去掉
所以公司所有利润在这个资产上赚取的这个资产,可以记为
股东权益+有息负债或者总资产—无息负债
最好用前者,更为准确一点
在来说公司赚取的利润,我们一般用的是净利润,剔除了税收和利息
我来说说它的缺陷
不同的公司交不同的税收,有的交的多,有的交的少,有些公司看起来净利润很高,有可能
只是交的税收比较低。
比如某公司政策倾斜,这两年交税收很少,两年后,没有政策帮助了,这时候净利润大打折
扣,并不是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行了,所以我们应该在公司净利润的基础上加回税收
再说利息
比如一个公司欠了不少钱,要付利息,但是这跟它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没有关系,所以我们
要把它的利息支出部分加回来
这个利润,各种地方不同的地方计算不一样,比较复杂,这个利润我们简称 EBIT
EBIT:息税前利润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
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
我给大家简化一些:EBIT=息税前利润=净利润+税收+利息支出
这时候公司赚取的钱 EBIT 和公司的拥有的资产都得出来了
这时候我们用(净利润+税收+利息支出)/(股东权益+有息负债)
得出来的这个值,用来衡量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比较精确的值,称为投入资本回报率 ROIC
这个值是一个久经考验的一个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值
它比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更能全面,更有质量的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投入资本收益率是衡量一家公司真实经营业绩最好的度量指标,它度量的是企业全部投资资
本的收益率,不管资本的来源是什么。
给大家分个类
一般 ROIC 小于 10%的称为价值的摧残者,是根本不赚钱的公司,最好不要去投这类,投这
类还不如去存银行,买国债。
ROIC 等于或者差不多是 10%的,勉强说的过去,赚的钱勉强够糊口,在低估的时候买入是
可以的。
最后 ROIC 大于 10%,才是我们要投的公司,这类公司一般有某种护城河,但还需要具体定
性分析。
最好是选 15%以上的,这类是比较赚钱的,投入产出比高的公司
如果ROE是价值投资界的倚天剑,那么ROIC就是屠龙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