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隐隐感到肠胃不舒服,起初以为是消化不良,于是忙里偷闲去打了一场羽毛球,出了一身汗,想缓解一下。晚上谢绝同事邀请,在食堂里吃了一碗红豆稀饭,虽然吃得少但仍然感到喉咙有点堵,好不容易等到接待结束,就准备早点回家,从单位到家大概六七公里,走了一段路,身上非但没有暖意,反而感到冷嗖嗖的,外面寒风呼啸,赶紧打的回去。到家后,妻子给我找来常用的感冒药,吃了之后早早上床休息,却仍然感到冷,于是又搬来一床大被子盖上。妻子说现在气温还没到零下,盖这么多太早了!可是浑身发抖有什么办法?妻子又灌了两个热水袋,一个放在肚子上,另一个放在脚头,以前我从来不用热水袋,认为那是女人和小孩怕冷才用,可现在顾不上这么多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精神略微好了些,可是肚子又不争气,接连跑了两趟卫生间,这下我傻眼了,看来非得去医院不可。到了北院,排队挂号就诊化验一系列的流程,不用说我一个身体虚弱的病人,就是正常健康人各个楼层跑下来,也累得够呛。其间肚子又不争气,跑了几趟卫生间,可是医院卫生间都是人满为患,我强忍住从一楼找到四楼,电梯是有,但电梯口拥挤不堪,还没有爬楼来得快。虽说是市区最大的医院,卫生环境实在不敢恭维!卫生间不但小,而且好多马桶都坏了,有时连下脚的地方也没有。从卫生间出来,我找个椅子坐下,浑身无力,只能蜷缩在角落里,窗外的阳光照到我身上,这才感到有点暖意,旁边人声嘈杂,我感到昏昏沉沉的,那时即使有小偷在我身边,我也会浑然不知。这时多想身边有个人照顾,可是女儿上学,妻子在企业上班,只能一个人硬撑着。迷迷糊糊醒来,窗前是一大片金黄,院中一棵百年银杏树,在阳光下格外灿烂,满树黄叶随风舞,暂抛病情到九霄!等了一个多小时后,化验结果终于出来,轮到我就诊,医生征求我意见,是吃药还是挂水?我想能吃药就吃药,在医院动不动就挂水,滥用抗生素对身体不利,于是就开了点药回家。
中午女儿放学回来,见我躺在床上吓了一跳,关切地问我想吃什么,可是我什么也不能吃,她倒了点盐开水给我喝,然后热了一下饭菜吃了去上学。下午我感觉越来越严重,连说话都费劲,于是打电话给妻子,妻子说就不要去医院,到莲花5号区姚林医生,他看常见病比较厉害,有时小毛病大医院还不如他治疗效果好。我想起前年咳嗽,在医院挂水吃药将近一个月,还是效果不佳,后来也是妻子让到他那里就诊,服药5天,药费五六十元,困扰我一个多月的咳嗽就停了。
姚医生诊所在莲花5号区西门,挂的是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这里虽说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只有他一个医生,有两个护士帮助挂水取药,诊室简洁干净,但是排队就诊的病人很多。他看了我的病历,认为是病毒性肠胃炎,现在吃药止不住,于是给我配药挂水,我还是感到冷,妻子拿来被子给我盖上,并用热水袋包住输液管,这样尽可能使输液进入体内温度高点。我曾看到网上有一位奶奶怕孙子挂水冷,就将输液管含在嘴里,天下之情莫过于亲情,血浓于水啊!初时我认为冷是否是滴得太快的原因,妻子将按钮调慢一些,可还是浑身发抖,妻子拿来两床被子给我盖上,见我浑身哆嗦起来,赶紧喊姚医生,姚医生让护士又给我量了一下体温。说现在发高烧,赶紧拿药过来,他迅速地从静脉直接注射了一针用于退烧,然后又在我屁股上扎了一针镇静剂,他一边打针一边安慰我不要紧张。这时我整个人就像掉进了冰窟窿里,牙齿咬得咯吱咯吱的响,以前肠胃不好的时候从没有出现过这种症状,我突然感到一阵阵无名的恐惧,姚医生紧紧盯着我,仿佛看透了我的内心,不用担心,一会儿就好,相信我!我发现自己说话的的声音都在颤抖,时间在我的恐慌和哆嗦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渐渐的感到身上有丝丝暖意流过,浑身哆嗦也稍稍减轻,大约二十分钟后,我终于恢复了平静,姚医生长长舒了一口气。
护士来反映一个老人上午刚挂水输液,下午又来嚷着要挂,一天总不能两次输液?姚医生翻开就诊日记,打电话叫他家人来劝他回去。老婆来劝他,可老人偏偏不相信,还要打赌,姚医生就哄他说,今天没有不舒服就不挂水,我是医生,相信我!谈了好长时间,老人才握住姚医生的手跟老婆回家。姚医生告诉我,这个老人有点老年痴呆,经常忘记吃药或者要重复挂水,还好老人相信我,人痴呆了,更需要家庭和医生的呵护! 回来后就躺在床上,一直到晚上才有点胃口,妻子熬了稀粥给我,坐在床上,我一勺一勺地喝着,顿感到无限的满足,病中的滋味让你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现在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但许多人的精神生活却仍然是贫瘠空虚,再加上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于是许多人便感到不满,甚至整天怨天尤人,说自己不幸福,其实人的欲望是无止尽的,人总在相互比较,最终导致心理失衡。我喝完妻子熬制的粥,在温馨的灯光下翻看《围炉夜话.小窗幽记》,书中说“打透生死关,参破名利场”,“比上不足时,比下可有余”,顿觉微躯今生何复求,健康平安要知足。
第二天身体有所好转,我又来到诊所,姚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说再开一点药吃就好了!我有点惊讶,昨天那么严重,在医院起码要挂水三五天,怎么不挂水呢?正在我疑惑之间,一个老人拿着人民医院的报告过来,说心脏有点问题,姚医生仔细看了报告和病历后说,你到药店买点药吃一下,平时注意不要太劳累就行!老人连声道谢。他说好多来看病的是农保,有点即使有医保卡里钱也不多,门诊不报销,我这儿治疗能吃药就吃药,能打针尽量打针,病情严重了才挂水输液,既要对症下药,又要考虑看病费用,老百姓看病不容易,能省就给他们省些吧!原来姚林医生工作在二人医,后来一人医和二人医改制合并,由于某种原因他辞职,本来想去广州一家医院,合同签订了,年薪是当时泰州医院的几倍,但是由于后来他父亲查出了食道癌,为了帮父亲治疗,就放弃了去广州发展的机会,于是在城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通过多年努力已经达到了省级卫生服务社区标准,市区仅此一家。由于他治疗常见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疗效好,收费低,好多人慕名而来,有的即使在大医院做仪器检查后,还是到他这里开药,导致每天还没有上班,门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现在不得不每天限号。聊天后我才知道他也是苏陈中学毕业的,既是同乡又是校友,倍感亲切,他说就开点药吃一下就行了,晚上如果有什么情况就随时打电话,我虽然不是24小时门诊,但只要有特殊困难,我会尽力帮助的!
回家后接到几个朋友的问候电话,病时的一句问候胜过平时的千言万语,好朋友总是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出现,这让我倍感温暖。古人说的好,以利交友者,利尽则散。惟有以心交友者,方能永恒! 经过这次小恙,让我见识了姚医生这样的校友,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重新有了认识。光阴如梭,自己已过不惑之年,好多事应该看明白,好多人应该看清楚,多年之后,不为自己的虚度而悔恨,而为自己曾经的努力和充实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