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易蜗牛App上选择了几本电子书看,可以每天免费一小时,适用于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的时候。
无意间发现《儿童发展心理学》,其实里面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包含部分的实验测试结果等,针对其中的内容摘录了部分,可以作为参考。
1.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切勿超前学习。
儿童发展的三个关键期:(1)语言关键期(0—6岁)。;(2)感知觉关键期(0—7岁)。研究表明,2—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和听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记忆流畅性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数量知觉发展的关键期,6—7岁是运动知觉速度和灵敏度发展的关键期。(3)运动关键期(0—3岁)。研究表明,0—6个月是平衡感发展的关键期,7—10个月是学习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学习站立行走的关键期,1.5—3岁是发展手指精细动作(如抓、握、捏、提等)的关键期。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告诉我们,儿童的成长受成熟规律的支配,他们的发展有天然的“时间表”,没有必要进行超前教育。过早、盲目地把孩子拉到成人世界,强迫他们掌握超越其年龄的技能和知识,反而可能破坏儿童正常的发展进程。
2.幼儿不是不需要学习,但最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
3.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三种成分:本我、自我和超我,它们在心理性欲的五个阶段中发展并逐渐整合。
4.注意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外界环境进入人的心灵的大门。无论是我们对事物的感知,还是记忆、思维,都离不开注意过程。
5.父母和教师要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知就不一样。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变劣势为优势,将孩子缺点中的优点放大出来,等优势战胜劣势,孩子的缺点也就变成了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