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五年级十一岁了,个子已经长到了我的眼眉,已经和我穿一样长的裤子了,思想越来越成熟。而我做一个什么样的家长?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成了我的一个思考题。
记得有一句话:一个好的家长,应该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身上来。因为,家庭教育的本质,其实是家长的一种自我修行。
我发现,现在的家长好当也不好当,家庭条件都不错,也舍得花大力气去培养一个孩子,意识也够,但纠结的事太多:一方面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一方面面对挑战竞争中胜出:需不需要上早教班?上什么样的幼儿园小学?学不学奥数?发不发展兴趣特长班?上初中该补课还是自学?考什么样的大学?出国还是国内?工作还是读研?面对着各种焦虑,我们无法操控,唯独提升我们自己的修养,才会让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尽力做个正能量的老妈,排除一切的负能量。陪伴孩子成长,也不断自我成长,才能享受教育的美好。
睡前我和她一起看书,虽然她喜欢漫画、童话故事,只要是喜欢的都买了看。而我把自己喜欢的不喜欢都在家阅读。
我也常常在书的签名以及一些笔记本上会摘抄一些优美的词语,或者励志的文字,一起和沫沫读。虽然我不喜欢背古诗词,但也尽力去和孩子一起背;本身不需要外语的我,也每天坚持放听力、和孩子一起听、一起在网上打卡。我深信,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在于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在于给孩子一种爱的底气和耳濡目染的一种精气神。
随着女儿长大,我发现,深厚的爱加平和的表达,才是父母一生的修炼。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不
第一:不唠叨:孩子越来越大,有了自己的主见,就不需要家长每天的无休无止的唠叨。在学校对待学生不唠叨,在家和女儿不唠叨。有事说事没事,做自己的事,凡事尽量只说一次;孩子上学就说再见,不唠叨其它的话;穿衣戴帽,自己去决定,(但要符合年龄特点)
第二:不埋怨:妈妈的抱怨常常会让孩子抱怨。生活是美好的,工作是愉悦的。我从不在孩子面前去抱怨工作的劳累以及对生活或者对某个人的不满;但遇到什么事时会和孩子讨论个一二。有一次去洗澡,我在浴池里染发,被女儿给说了,说不礼貌,妈妈把浴池弄得都是难闻的味。
第三:不焦虑:面对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家长首先不能焦虑;以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女儿学琴、学文化课常常会有些问题,但我始终抱着一种态度,学习是个过程,我们不求你十全十美,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也是值得称赞的。
孩子是变化的,如果我们用父母管我们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就不会有进步。所以我坚持做到:四爱
爱学习:我喜欢读一些小文章,《读者》《意林》都是我喜欢读的,也经常买些书读,比如女儿小时候,我读《婴幼儿心理学》用理论套例子,我还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解一道题》,常常会主动学外语,让女儿陪我一起去试听,音调不准,女儿帮我纠正,打卡过关。在女儿的印象中妈妈是爱学习的。
爱生活:我常常换换家里的物品,买个小摆件,杯子等等。把学生送的花摆成造型,也会把照片冲洗出来贴起来。
爱美丽:非常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每天打扮自己,学化妆。给自己的学生和女儿一个干净利索爱美的老师和妈妈形象。
爱尝试:我天生的性格中有种安静的因子在里面。我不喜欢刺激的运动,平时没什么娱乐。要说兴趣我最大的爱好是讲课,但我女儿是个骨子里喜欢玩喜欢刺激的孩子,她喜欢玩过山车、喜欢看冒险类的节目。暑假时我带她和哥哥去发现王国玩,两个孩子要去坐飞龙在天。我不敢让他们自己去坐,但没阻止他们玩,我比他们先去体验的,虽然吓的我腿都软了,但两个孩子给我鼓劲。我告诉他们以后遇到什么事就一定要去尝试,有20%即使10%也要去争取,不尝试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呢?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上边画什么,如何构思,需要妈妈一点一点的来引导,孩子不是妈妈的复制品,但应该是妈妈一生最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