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有四种圣人,也有四个原型人物: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夷,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伯夷是圣之清者,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
跟别人谈话,人家帽子没戴正,他也接受不了。周武王伐纣,他认为这是以下犯上,于是选择绝食而死。
伊夷是圣之任者,以天下为己任。
天下百姓但凡有一个人在受苦,他都觉得是自己把他推进沟里的,都是“我的责任”,一定要为所有人负责到底!天子昏庸,于是他把天子太甲软禁三年,让他悔过改正后,再迎接他复位,最终太甲成为一代圣君。这是伊夷的本事们也是他的至诚。
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与世无争,跟谁都能干,能干一点是一点。
因为秉公办事,保护百姓,柳下惠得罪了鲁国权贵,被连贬三级。但他本人无所谓,认为被贬到哪一级,就干好哪一级。但是他的妻子觉得很丢人,说你还给他们干什么?咱们不干了!他说:“这些劳保性啊,我不管他们,又有谁来管他们呢?我能照顾多少人,就照顾多少人吧!”他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是圣之时者,无可无不可,可以进则进,可以退则退。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我,就用我的道,行道于天下;不用我,我转身走了就是,绝不枉道事人。孔子、孟子。都是这个态度。
————————————————————————————————————
不管是圣贤还是普通百姓,都有自己的坚持,只是圣贤人士做的更极致,形成了自己的标签,传播的更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