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的第40天。
上周Jane突然跟我说,看到我最近都在写快速关于快速阅读的内容,所以让我给大家做一次快速阅读的分享。我第一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有点慌的,毕竟是第1次分享嘛,但我还是一口答应下来,什么事都有第1次,那怎么就不能以这一次开始呢?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又特意再看了一次我之前的上课笔记,发现快速阅读是比较需要技巧跟实操不断的配合训练,单单是线上分享的话,效果达不到最好,所以我今天打算改变一下就分享的主题,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去阅读。
说到阅读,大家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消遣,获得知识或者解决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阅读的方式。这阅读的效果,这取决于我们在阅读上花了多少的努力跟技巧。而在要增进阅读技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阅读层次的不同。
阅读共分为4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
这个层次要求我们能认识书本中的每一个字,阅读后能了解新词汇以及观点的运用。而这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习识字到高中能阅读课文所一直锻炼的能力。而这能力在我们高中之后,如果没刻意训练过,就基本上定型。
检视阅读
特点是在强调在一定的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
为了更好的理解检视阅读,将其分为两大块区分。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就是用快速浏览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书,就像是一个打谷的过程,帮助你从糟糠中过滤出真正营养的谷粒。换句话说,有系统的略读,就是准备要了解本书的架构。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对付很难读的书,方法是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词或思索,只注意能理解的地方,略过难以理解部分。
因为检视阅读强调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了解一本书,所以对阅读的速度也是比较高要求的。那这里就轮到快速阅读这个能力来登场了。因为等会我会集中分享快速阅读,所以我这里就暂时先不说。
分析阅读
这个层次相对来说就比较难,短时间内无法掌握,需要不断的尝试。
我们通过分析阅读,可以找出作者在书中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了解作者在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那在未解决问题中有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没法解决的。而这里就可以把作者解决问题的知识,运用到我们实际生活中,这里我接下来也会分享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方法来教大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一本书里面最有价值的东西用在自己生活中。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目的是针对一类主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同时阅读几本同类型的书籍的方法,主要是确定需要阅读的主题,然后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书籍,而这些书单大家可以上知乎或者豆瓣上面查找,我个人比较喜欢用豆瓣。在选择书籍之后,通过前面提到的检视阅读跟分析阅读的方法,找出书中的观点,然后总结概括,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这个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操作上是需要很大的工作量,需要花时间不断的对比总结,去芜存菁。
主题阅读的基础在于检视阅读跟分析阅读,所以今天我着重跟大家分享在检视阅读跟分析阅读中运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