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研学第三天,一大早细雨绵绵,微风拂面,凉爽惬意至极。上车后,孩子们接到了今天的课程任务卡,听到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念出:黄河小浪底。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研学目的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未能遇上小浪底调沙期的壮观场面!但依然被满目青山绿,峡静一湖蓝的绝美所折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浪底这三个字,每个字占地四亩多,这里的小,是最大的的小。
在讲解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我们华夏名族在治水方面一直是全世界的先祖,大禹治水,都江堰,到现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这些都是我们改造自然的智慧。
40多年里,成千上万的治黄专家为了小浪底工程舍小家,顾大家,从1990年开始动工历时10年,提前完成了大坝蓄触电工程。它的建成,不仅锁住了几千年桀骜不驯的黄龙,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的综合功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眼前的这座大坝是搬了两座大山,历时九年累积而成的。51个国家参与到大坝的设计修建过程中。
看到墙上51个国家的国旗,孩子们瞬间叫出国家的名字,我过去采访了几位,这么多国旗如何做到脱口而出?他们说每年的国际周,里面有好多国家,他们都深入学习过。我们班的秦耀德同学,一眼就认出来墨西哥国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换乘观光车,来到了雕塑广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雕塑寓意:重在落实(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黄河小浪底,孩子们所到之处,无不为之动容,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人定胜天的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