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9 林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继续品读《幸福的种子》第三章节,不由的问自己:阅书时让孩子独立看还是给孩子念读?是怎么样给孩子念图画书的?念图画书之后,是怎么引导孩子的……一个个问题在脑海中徘徊。回想起也曾给孩子读过绘本,读过之后,就会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等等问题。觉得自己和孩子在沟通交流,有一种陪伴的亲切感。显然这并没有多大的错误,但仔细回想,孩子真正喜欢这样吗?
【读书是一种快乐】
看到书中这样写到:“阅读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享受。”也多次在不同地方看这样的语言,但没有细细解读,在阅读《幸福的种子》之后,给自己提醒——孩子在阅读中是快乐的吗?
回想起孩子曾经这样问过:“妈妈,你不要总是问这个问那个,我也问问你吧!”、“你总是让我读,你也一起读呀!”是啊!质问声与埋怨声中,让我发现自己是的行为多么愚蠢、多么被动。因此,有句名言重新审视我的陪读观——“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卢梭说:“生命不在乎长短,而在乎深切体认。”我们在念图画书和陪读过程中,是一种亲情的互相传递,传递的是一种喜悦与自信,孩子自然地、积极地去体会和享受这种带给他们的快乐!
【读书四步曲】
也许你会想,有点深奥哟!回归日常,我们给孩子阅读图画书时,如何让孩子走进图画书的世界?我们要做到一是不要只读文字,让他们学会先看图,会让他们产生故事的三体印象;二是要让图画会说话、会说故事,让细节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三是要让图画变成艺术,图画中的色彩、形状就是他们艺术审美能力的升华;四是要让故事伴随孩子思维、想象与表达,理解图画书故事情节的吸引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