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西 医 说

                    廷 兵 同 志

    题记一一是人会生病,生病找医生,这在国外不成问题,可是我们这儿治病却是个不小的问题。既有中医又有西医,多种选择好事一桩,反倒成了问题,这也是病,怪病。

                  ( 之  二 )

    否定中医的人还有拿鲁迅先生说事的。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过中医不过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至于先生何以这般不待见中医,论者一般认为,跟他自幼服侍病重的父亲长时间奔走于医生药铺最后仍没留住父亲有关,跟当时庸医江湖行骗谋人钱财风行有关,跟曾远赴日本留学西医有关。这样的解读表达的意思是,先生对中医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解读显得中性,因为可以理解意味着''所以说先生对中医的说法是正确的"和"先生对中医的说法虽不正确但并不奇怪"两种逻辑走向。这种含糊其词不把话说得简明透彻的表述方式,为后来有人拿先生说事否定中医留下了操作空间。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这当中蕴含着一个国产味浓厚的思維定势,即凡名人特别是伟人的言行都是正确的,都是不容置疑的。这搁在几十年前不奇怪,搁在今天就有必要说道说道了。

      要说名人伟人,莫过于作为首屈一指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吧,可由于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还不照样被定性为严重错误写进了党的历史决议。鲁迅先生是名人伟人,对他的崇拜景仰,已经成为一道经久不衰的风景线,鲁迅风骨代代相传。而只要鲁风骨长在,这个民族就没有任何势力可以稍加小觑。但是,对名人伟人的景仰崇拜,绝不应该成为将其一切视为正确无误,不容许些许质疑的理由。而这样的认知,应该是我们这个历经风雨的民族花费巨大代价置换得来的沉甸甸的历史经验。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换个思路试想一下一一鲁迅先生若不那么排斥中医,以其作为大教授大作家的社会名望及不菲收入,寻一国医大师为自己治病,应该不难做到,而如此一来,或不至于以55岁之英年早逝,让人痛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