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在一家大型国企上班的第五个年头了,在国企里上班的体验真是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接下来可能会是一波翻江倒海的吐槽,也算是我自己自我警醒的过程。我想通过我的经历帮助那些也正在迷茫中的人。
我工作在云南省,我的城市是个二线城市。也许听完这些地理环境,有人会觉得,偏远地区唯有公务员和事业企业单位是最好出路。答案是:没错!!完全正解!放10年前,这绝对是铁饭碗,金饭碗。可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这些传统国有企业就略显优势不足了(公务员除外)。那么接着说我在的单位吧,它性质比较特殊,现在还属于专管专卖(更多的不能透露了,大家自行感受),所以国家政策对我们的限制也很大。尤其现在某某国际公约对我们的限制更大。外行一般一听到我们企业时都会觉得我们工资一定普遍很高,严谨说来:刚毕业的头两年内,确实会比同期毕业的同学们,工资有优势,且环境稳定安详。可从第三年起,可能还比不过一般公务员的收入,并且10年如一日的工资总额,加薪很难。在生产一线的员工则非常苦,工资都是身体、时间赚来的。没错,我们是工业企业,24h不间断上班。在车间时,夜班是8h全程不能睡觉的(机器需要随时有人看守),就这样,我在三班倒运转中度过了我毕业的头两年,在这期间,我经历了毕业时要大有作为的豪情壮志到后来被社会上一课的转变。国企的通病在不断累积的年限里越来越明显
(1)前期收入可观,后期加薪疲软
刚才也提到了,刚毕业入职时,拿到第一年工资时,可谓相当不错了,在同校学生月薪4k-5k时,我已经上7k了,并且不需要我们面对各种甲方乙方难缠的问题,不需要跑业绩,不需要销售业务。然而在欣喜过后就发现,每天内容都很枯燥且没有技术含量,开机关机生产,每天就在2平方的工作台上重复相同动作。薪水也就稳固在了固定的数字上。
(2)无职业规划,对于青年员工无有效发展平台,官僚主义很重。
由于生产管理等综合因素,我们的产能任务很重,因此逐渐发现在部门中,领导只需要的是每天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换句话说:就是急需生产力而不需要人才力。需要青年员工劳动的热情,却不需要我们的创造力,新员工在其中得到培养和发展的机会特别少。并且…国企通病,关系大过能力。在这里能力不代表实力。很多次我们都被泼了冷水,例如我们部门有两个同期进部门的,一个是研究生m,一个是本科生Q。m是个专业很对岗位的人,工作业务能力特别优秀,然而在单位中却不是人才专用,有一次一个很专业的论文编写,明明就是m本身毕业研究课题内容,最后这个机会落给了Q,Q借此在全单位拿了个奖(整篇论文技术部分也不由q编写)。类似这样牛安去做马的事情还有很多。人才定位特别混乱,而机会又不是公平竞争分配的。
(3)国企内部整体环境安逸,容易迷失动力,变得“不上进”
上班只要“喝喝茶看看报,按时上下班,没有指标竞争”,这是人们觉得国企单位每天的工作吧。而我们的安逸则是指“无需动脑,重复机械性的动作。”在第二年到第三年的期间,我就经历过这样的迷茫时期,工作简单而乏味,也没有竞争压力,工作时间又相对排的很满。每天都是上班下班睡觉,完全失去了自我思考过程。
人是靠信念而行事的动物。
所以摆脱迷茫的最首要任务:
重塑信念
重塑什么信念?比如抗失业风险的信念,比如提升自己工作技能的信念等等。反正你得找一个准确要攻打的目标,去攻下它!我是在今年参加一次内部遴选考试被刺痛到了,考试内容类似事业单位招考内容,公务员考试的简单版,然而我却落选了,连笔试都没过。如果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能做到潇洒的辞职吗?我辞职后,我能应聘上其他工作吗?我这几年的工作经历,能给我写成一份很满意的简历吗?这些都是很现实要考虑的。当时思考后浑身吓了个激灵。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些年我的表现。
我总结出的办法和现在正在进行中的改变:
(1)一定要学会“拍马屁”。
以前我觉得不屑于做这样的事,后来我才发现这是我情商低的表现。只做事不会说话,领导是看不见自己的优势的。有时候“拍马屁”,也是一种与领导交流工作的方式。无形中能给自己增加一些印象分,下一次有培训,学习机会,你的名字可能会脱颖而出,在领导脑海中出现。至于怎么拍,我也还在摸索,希望下一篇文章能分享。
(2)根据工作内容需求,再学1-2种新能力。
例如我是从事品质管理工作的,而我本科学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很明显,我大学学习的和我现在工作需要,出现了错位。我们工作中需要大量处理数据,通过数据走势,预估质量变化。于是我开始在网易公开课、mdcc上自学数据分析,来补足我工作短板。同时我报名了网络口语课,我不想把英语落下,我们有国际合作公司,还是要未雨绸缪。比如办公三大软件word,ppt,excel,这些都是可以去精进的很实用的技能。
(3)保持和同学朋友聚会的联系,尤其是行业外的。有可能的话尽可能多参加一些沙龙,座谈活动。
我的闺蜜曾就和我说过,自己自从工作后,朋友圈子就越来越小,朋友就只限于工作中的人。这也很普遍的现象,毕业以后,没有了社团,接触的只有部门人员,自然圈子越来越小。我自己的做法是积极参加同学组织的聚会,不但可以听听单位以外的工作都做些什么,同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idea。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是做抖音自媒体的,我和她一次聊天后,也了解到了很多抖音运营背后的故事,如何营造一个大号,如何跳出原来的营销模式等等,受益颇丰。同时有感兴趣的座谈会或者沙龙我也会尽量参加。比如上周参加的一个品牌营销培训,就让我学到了个“游戏化引爆思维”的新概念。交流很重要,这是知识交换最好的方法。
(4)自己给自己设定职业规划
传统的职业规划可能是几年做到什么岗位目标。而我说的职业规划是指立足本身岗位,每年可完成的工作,例如每年自己要参加单位征稿多少篇,参加主题活动多少次,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被人发现的机会。
(5)投资自己的爱好。
一定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爱好浪费了,它可能是你发现副业或者另谋生路的好起点。例如我大学时候很喜欢街舞,也花了四年去学习,参加各种大小的比赛,后期我兼职做了街舞老师。现在我也还利用休息之余教教学生,开小课。你可以把爱好变成职业,也可以一直就让它作为副业存在着,至少心中留着一块梦想之地。
现在体制我们不能改变它,但我们有选择做好自己的办法。方法不一定都适用。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共勉!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