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型(表演型)人格
癔症型人格可常见于正常人群,通常他们很少表现出频繁或外显的癔症症状。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认为癔症型人格者大多应归为神经病性类型;事实上,很多癔症个体的心理特征也可以处在边缘或精神病性水平。
癔症型人格者通常表现为高度焦虑、情感强烈和过度反应,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当中。与之交往时他们温暖热情,精力充沛,善解人意和喜好表现。也经常沉迷于危机和刺激的兴奋之中。
癔症人格者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众所周知,癔症人格者的气质特征包括情感强烈,极度敏感和喜欢社交。
弗洛伊德认为内心欲望的过度强烈可能是癔症个体的典型特征,他们渴望口欲的满足,期盼爱情、关注和亲密感。
癔症人格者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癔症人格的个体一般使用压抑、性欲化和退行等防御机制,他们的付诸行动是用于对抗恐惧,恐惧对象常常是幻想中的强权或来自异性的威胁。也会运用解离防御机制。
遗忘是癔症人格者的基本心理特征。
压抑、性欲化
压抑防御虽然有用,但缺乏稳定可靠的效果,尤其用压抑防御正常的冲动时,压抑后的冲突张力就会持续上升,迫切需要释放。 但是处于边缘型或精神病性水平就会表现为躯体不适、胡搅蛮缠、吹毛求疵或寻求刺激。
解离
由于癔症人格者的潜意识中包含过多的焦虑、内疚和羞耻,加之长期冲突张力导致的紧张气质,造成癔症人格者对刺激十分敏感,他们时常处于崩溃的边缘。情感纠葛同时出现时,使用解离防御减轻压力。
付诸行动
癔症个体的付诸行动常常用于对抗恐惧。他们会主动接近潜意识中惧怕的客体,举止轻挑,却害怕异性 ;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潜意识中却羞于展示 :竭力成为众人焦点,内心却自卑自闭 ;恐惧权威,又挺身激惹当局。
癔症性自体
对于表演型个体而言,反复确认与所恐惧的异性对象拥有同样的权利和地位,就能获得自尊。癔症型同性恋个体也会畏惧同性中的权威形象。依附于理想客体或象征性的与之融为一体。
求助他人是癔症个体获得自尊的另一种方式,这是反转防御机制的结果。应该鼓励具有癔症倾向的来访者关注性吸引力之外的其他魅力,以此来寻找并维护自身的自尊。表演型个体通常爱慕虚荣不遗余力的展现魅力,他们渴求关注,其实是潜意识的寻求肯定,他们需要再三确定自己能够获得别人的欣赏接纳,而这种需求恰恰在童年时没有得到满足。
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来访者歇斯底里的抱怨也意味着移情的产生,这种移情必然愈演愈烈。弗洛伊德观察到意识层面以往的内容在潜意识层面会十分活跃,通过症状付诸行动和反复体验早年创伤的方式来寻求表达。
任何涉及异性的事物,都很容易做,有一种个体判断环境的能力。其实心理功能上健全的癔症来访者也可能会产生过度强烈的移情,以至于接近精神崩溃。强烈的移情会使咨访关系极度紧张,这些移情可以通过治疗性询问加以了解并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