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批评了学生小红。小红难过,到家里哭诉。家长询问后感觉孩子受了委屈,老师批评错了。小红是父母从小宠大的孩子,家长不能承受老师对孩子的批评误解,一定要替孩子挽回面子,让老师付出做错事的代价,替孩子出这口气!
小红的爸爸首先找到学校领导,要求让老师给小红道歉,领导觉得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妥,这样做不仅对老师不够尊重,还会对孩子今后成长不利。家长不懂,依然顾我不依不饶,对领导进行威胁,说如果老师不道歉,他要找上级领导反映。领导迫于压力,让老师向小红道了歉。
事情并没有完结。老师道过歉后,小红不仅没有高兴起来,反而不想再去学校上学了!父母开始纠结了。
家长感觉事态的严重性,事情发展的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家长却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01
这件事一开始家长就没有处理好。学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家长单凭一时意气用事,简单粗暴处理问题的方式,破坏了一个完整的学生角色系统。
学生角色系统被破坏,学生生涯受损,学务进行不下去了,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尽快修复学生角色系统。
虽然是老师批评错了孩子,但也不能助长孩子对老师的不尊,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里的威望。让老师给学生道歉后,产生了不良后果。
接下去,学生角色遭到破坏,孩子会产生嫌恶。她不仅嫌恶老师,逐渐的还会嫌恶自己。
冲突变成了心理创伤,发展下去,不容乐观了!
02
学生角色系统,包括老师与同学,这两个相对角色。他们是学生角色的支持系统。
家长应当绝对与老师站在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确立一个正常的师生关系。才能维护好一个学务环境,才能维护好学生的角色系统。
作为学生的小红,感觉老师都给我道歉了,我高高在上了,我比老师高大,我比老师强,此时此刻,师生关系倒置,正常秩序遭到了破坏!
03
维护好孩子的两大系统非常重要。两大系统,一是家庭角色系统,二是学生角色系统。
每个孩子都需要构建两大系统。
其一,家庭角色系统,是让孩子做好孩子。学会做家务,在家里要有一个能让爸妈高兴的儿女角色。而不是生活在自我里。这个系统发展好,会帮助孩子发展好学生角色系统。
上述家庭中的小红,被过于娇宠,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一些不同意见,承受不了别人的说教,心理承受能力偏差。可以肯定她在家庭角色系统里的角色也没有构建好,平时只是生活在自我里。
除非,她一辈子都活在父母的怀抱里,由父母捧在手心里。这样下去很难溶于社会之中。
其二,学生角色系统,就是孩子在学校的角色。学生角色系统中包含着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同时,要将自己的学习搞好,取得好成绩,即所谓的学生生涯。学生角色系统维护了正常的学生生涯和学务成败,一旦学生角色系统被破坏,与老师同学关系搞不好,后面所有的学生该做的事情,都会严重受挫。如果再没有家庭角色系统的支持,那个仅剩的自我就会进入被蹂躏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病态,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