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二十五卦无妄 天雷无妄 乾上震下
卦象结构:乾上震下
卦名:无妄 天雷无妄
妄,形声字,从女、亡声。本义为胡乱。妄想、妄自菲薄。
《说文解字》:“妄,乱也。”《春秋繁露》:“施妄者,乱之始也。”
《増韵》:“妄,诞也,罔也。”虚妄,极不真实。妄言妄语。
无妄,真实、本分,无虚妄,即为全真。需正心诚意,即为诚。“诚者,天之道也。”无妄,具天道之刚健中正。
卦象上看,乾上震下。
《说卦传》“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帝为主宰。动乎正即为主宰。上乾下震均合乎天道的刚健中正的属性,取名为无妄卦。
《易经.序卦传》:复者,无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前卦讲到,复卦是人的心性的修炼过程,是正心诚意的过程,是明明德,止于至善过程。止于至善即为无妄全真(复者,无妄矣)。复卦之后就是无妄卦(故受之以“无妄”)。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无妄然后定、静、安、虑、得。得即可畜(有无妄然后可畜)。无妄卦之后是“大畜”卦。
无妄卦卦辞及彖传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了妄全真无虚妄,是明明德,止于至善,即至诚。
“诚者,天之道也。”天道即元亨利贞四德俱全。
《易经.文言传》:“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易经第一卦乾卦就讲过,除了代表天道的乾卦具有纯粹的元亨利贞,其他的具有天道属性的卦辞,在元亨利贞后,都有条件和背书的。地法天的坤卦,都有背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所以无妄卦,乾上震下,虽具有刚健中正的属性,但比乾卦少了纯粹精的特性。这从卦象上可看出来,乾卦六爻全阳,至纯至刚,惟精惟一。无妄卦,下卦震卦,有二根阴爻,纯粹精上有了不足。表明无妄卦,要做到全真是多么的不容易,很容易易出现偏差。
从爻位的承乘关系来看,六二与初九,阴乘阳关系,属于情欲蒙蔽理智之象,有被迷惑的可能,因私欲和非公的行为而失真、失正(其匪正有眚)。匪为非。眚,为眼中有白内障,指看不清事物。“匪正有眚”,非正看不清,被迷惑之象,结果当然不利有所往(不利有攸往)。
从生物遗传学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乾为父,震为长子,长子虽然继承父亲的刚健中正的优良基因,但不可能是完全无损复制,这是生物遗传学的规律,所以纯粹精方面的缺失。无妄虽具有元亨利贞四德,还是有条件的。
从中文词语逻辑来理解,无妄即妄无,因有妄才求无妄。
无妄是境界,也是其前一卦,复卦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家有全真教,全真也是境界。
佛家讲空,四大皆空,但做到看空一切也并不究竟,佛家的最高境界是空空,空空就是连看空一切的念头都不起。
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会有妄想、妄念、妄动,
儒家提出正心诚意修身养性,
道家提出修心练性,
佛家提出明心见性。
王阳明的心学,集儒道释三家之义,提出“心即理也”,心之本体为良知,心性的修炼归为“致良知”。与易经的无妄思想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sheng3),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彖传从卦爻结构,承乘应与的关系上来解读卦辞,
无妄,乾上震下,即外乾内震,外刚内主(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
《易经.系辞传》“帝出乎震”帝为主宰,震为主宰。
彖传作者的言下之意,还是在强调易经的自主思想,承接前一卦,复卦“上六迷复之凶”的教训。
面对外来强势文化和思想的侵入(刚自外来),自身内心不能迷失和迷信,结合本土文化和思想,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而为主於内),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这也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融合和同化的能力。
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是中国一人的“天下观”,而非“世界观”和“国际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天下平,无界、无际的大同社会。
乾上震下,动而健,九五刚中与六二柔中相应与的关系(动而健,刚中而应)。言下之意,组织内部高层的决策得到基层的积极响应,基层的行动能得到高层长期持续的支持,整个组织达到上下同欲的状态。上下同欲,和谐稳定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本。
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即为元亨利贞。元者,大也。大亨即元亨,正即贞。
临卦(地泽临)彖曰:“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无妄(天雷无妄)彖曰:“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这里提出了天道和天命两个概念。
乾卦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也提到了道与性命的关系,道是万物万有存在的本体,乾道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变化的(六位时成,就是位与时)。性命是万物流行的态势与作用(品物流形),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所谓“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在己曰独。”
无妄卦是人的心性的修行,是在正其心性,正天命。
诚意正心,以全真之心做事,又如何呢?(无妄之往,何之矣?)那就是如实观照,实事求是。
守其本性天命,而不借外助,就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天命不佑,行矣哉?)。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即天性良知,依天性而为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即为道。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大象传从卦象的自然属性来解读,乾上震下,天下雷行之象。春雷动,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无限生机之象。万物参与其中,又保持自然的和谐和平衡生态,不妄作不乱生的现象,即物与无妄。
《说文解字》:“妄,乱也。”
乾卦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说的是天道自然的变化,万物品物流形,又各守其天命本性,保持最大的和谐和生态平衡。说的不就是“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吗”。贞即正,正,止于一,即无妄。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说的不就是复卦的“复见其天地之心”和无妄卦的“物与无妄”。妄则凶。
先王从自然和谐的生态中,体悟到万物生长自有其对应的气候节气的规律,万物对时而育之,过时而不生,与时对则茂(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体现易经中知时、识时的思维。对时而不失时,才能“时乘六龙以御天”。
《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荀子.天论》:“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论语》:“不时不食。”
说的都是应时而为,不妄作而无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