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祸首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威廉•詹姆士
1.什么是ABC分析法
词典上对于习惯的解释是,积久养成的生活习惯。有科学家做过统计,我们每天的行为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的,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这些习惯性行为有些是属于后天养成的,有些则是先天性生理条件所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人是十分善于自我反省的动物,我们也是在不断地反省中完成进化。当一个人想要戒掉一个就习惯,或者是培养一个新习惯时,是出于对现在自我的不满意,也是自我觉醒的开端。
当一个人将一个动作重复21天以上,就可以形成习惯;重复三个月以上,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多不少,即便什么事情都不做,也在占据着时间。如果想要戒掉坏习惯,那么总要用一个新的习惯将那段时间所遗留下来的空白填补上去。最近我在阅读《慢思考:大脑超市时代的思考学》这本书时,学到了ABC分析法。
A(Antecedent):前因,又被称为诱因,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什么样的条件或环境下诱发了行为本身。
其次分析B(Behavior):行为,习惯这个动作本身,在这个习惯中我都做了些什么。
最后分析C(Consequence):后果,这个行为完成之后,会使我们的哪些需求得到满足呢?
ABC分析法正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行为习惯本身的绝佳方法。
2.如何用ABC分析法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呢?
比如我的朋友小A是个月月“月光族”,她想减少花费并且可以把钱存下来,却不知道从何减少支出。
如何利用ABC分析法,可以对她的行为进行如下分析:
A:前因,将自己的支付工具绑定了几张信用卡,喜欢穿的美美的,被众人注视的感觉,喜欢刷朋友圈、逛街,逛淘宝。
B:看到动心的衣物就忍不住下手,几天就把一个月的工资给花完了。
C:后果,获得了朋友们的赞赏,满足了自己小小虚荣心,紧巴巴的过日子。
有位朋友是一家500强的经理,手下管着几十号人,平时工作十分忙碌,而他本人又是一个十分求上进的人。每天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到家已是很晚,收拾完毕几近凌晨。他还是会忍不住拿出手机来刷公众号,希望可以从中汲取知识。长期以往,导致自己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视力也下降的厉害。
A:寄希望于通过睡前看手机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躺到床上到入睡还有一定的空档期。
B:将公众号内当天更新的文章全部浏览一遍,并记笔记。
C: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得到了满足,睡眠时间被推迟,第二天早起困难。
在对自己的习惯进行完ABC分析后,那么我们到底应该采取怎么的坏习惯改变方式才能行之有效呢?你可以选择用一个更好的替代品来换掉原来的习惯,或者在诱因或者奖励上做出改变。
3.应该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呢?
(1)改变行为:简单地压制某个坏习惯是十分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另一个更好的习惯将原来的坏习惯替换掉。
例如:每天贴墙站立二十分钟对于健康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但自己却觉得太忙,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抽出时间来。每天吃饭中午饭和午休之间有半个小时的空档期,原来的行为一直是坐在座位上玩游戏,可以将这个行为替换为站立。
(2)改变前因
弄清楚自己的习惯是否在某个特定的条件或环境触发的?或者它会触发你的某种感觉,继而触发习惯。可以尝试切断坏习惯和条件或环境之间的联系来阻止坏习惯的发生。或者是帮助自己建立一些新的固定流程,培养新的触发条件或诱因。例如当你在看书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几分钟看一次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你视线范围之内,如果将手机放在客厅就可以暂时切断诱因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3)改变后果
如果某个低频/不太愿意做的行为后面总是紧跟着一个高频/想做的行为,那么前面一个行为出现的概率也会升高。例如: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当孩子生病时,孩子不愿意吃药,只有孩子吃完药之后才给孩子买想要的东西;母亲总是对孩子说要吃完多少蔬菜,然后才能去吃其他的自己想吃的别的食物。当自己想去看电视时,可以要求自己必须背完几十个英语单词,才可以去看电视等。
在定量完成某个行为之后,可以给予自己一定的奖励,通过奖励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养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