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说亲子】这张图片火了,您怎么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张图片,最近很火。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亲爱的各位爱孩子的父母,当您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您会有怎么样的看法和感受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晚上,我在我的一些群里和家长朋友互动时,有的朋友不知道讨论什么,要我给图片配个词。好吧,那就配个词吧。

    配词有可能是这样的:幼儿园老师说要带一条鱼到幼儿园去观察,然后早上,奶奶送去幼儿园的路上去了菜场~~

   配词还可能是这样的:老师让小朋友回家带条小鱼来学校观察,结果小男孩的父亲没听清楚,给弄了条大鱼,让小孩鹤立鸡群。

   配词还可能是这样的:没准儿,男孩的父亲以为老师要吃鱼就送了一只能吃的鱼,也说不定。

   这几段配词怎么样?有意思吧!绝对原创!那么,就谢谢我导师班同学的高级解读吧。

   当然,还有更精彩的是网上有段视频,可惜我最近一直在广州,没带电脑,只能用简书写稿,却发不上来视频。

   下面,我简单说下那段视频吧:当被问道为啥给孩子拿了那么一条大鱼时,男孩的父亲笑着说了,孩子没说清楚,所以,就给孩子拿了一条自己钓来的鱼,反正也不好吃……

   于是,就有了这张图片被刷屏了……

  问题来了,如果你不是家长,而是老师,或者你是孩子,你又会怎么想呢?

  家长说,孩子没有说清楚。

  那我请问你:即使你说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没说清楚,那你有搞清楚吗?你有没有和孩子的老师确认呢?

  我们成人,经常习惯性地把责任归咎于别人。

   想一想,如果您是老师的话,你可以怎么为自己推脱呢?比如:

  老师说,孩子拿来什么,就是什么了。

  那我请问你:作为老师,您有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

  其实,我这里并不是在说,让孩子带什么鱼来学校,非得要整齐划一。只是,我们处理事情时,可不可以多考虑一点点,问问自己,这样处理,对孩子来说,有怎么样的影响?

  因为,0-14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如果,我们处理事情时,不这么粗糙,比如组织孩子们互相观察,也不至于制作出来这么一款笑话吧?

  孩子呢?看着面前这条大而且死的鱼,孩子的内心一定很失落吧?而对面那个没有鱼看的孩子呢?内心的感受,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NLP中,有个很好用的工具,叫位置感知法,即对同一个人或一件事情,你可以从自己、对方、他人以及系统等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从而做到三赢和系统平衡。

  为了我们正在成长中的孩子。

  好,今天的话题,我们就说到这里,您有什么感触和收获,可以在文后留言,缨子老师会送你一本我自己写的亲子励志小故事,你可以给你的孩子看或者听。

   您也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进群探讨亲子话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可以加我的微信,和我一起学习成长……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邀请你用你高尚的手,转发给你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