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有一件事,除了生存本能使然,能使人从一而终地、自发地去不断重复,那么这件事,毫无疑问,就是这个人所热爱的事情,无论这是什么,对吧。
对我而言,这件事,就是文学。
要么读,要么写,没有人逼我,我自己就是念着这事儿。
用文学这个词,也不是我觉得自己有多牛逼,说白了,就是读点儿什么、写点儿什么。你说这是为了什么。为了表达,为了生存。想看看别人究竟想说什么,想说说自己究竟在想什么。
有的人要说,还有呢,赚钱也是这么回事。
是啊,谁能否认。但是文学这件事情比赚钱这件事情,出现在我生命早很多,而那些早年的岁月是我人生的基础,所以,文学,还是更重要一些。
如今难以找到几个真正的知己朋友,有的虽能聊得来,但还是缺了点什么。思来想去,不就是沈浸在文学世界里的时候,那种孤独感吗?但是这种孤独感,正是这件事的魅力所在,如果有什么真正值得去沉浸、去享受、去深思的文学作品,我从不喜欢跟人一起享受,哪怕是最熟的人。
你能明白吧?
但是,回味的时候,总会觉得:啊,如果有人也看过这本书,大概也会觉得……吧?最精彩的地方难道不是……吗?这个作者可真有意思,要是能认识作者本人就好了……
人们永远行色匆匆,总是赶着去什么地方,赶着做什么事情,赶着见什么人。手机里消息一条接着一条,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疲惫,空下来的时候,只想彻底放空,用一些无需思考的消遣来放松。不过,却又无法真正放松,过后有时反而有些更加疲惫。为什么?因为紧绷的神经,根本没有真正的放松,只不过那些消遣能让时间过得似乎快一些罢了。
消费主义时代,不需要消费者去思考,只需要消费。消费钱,无可厚非,带动经济,促进发展,好事儿。可是另一方面,消费时间,总觉得,傻。盘旋在我心中最大的焦虑,是一个担心,担心匆匆年华,最终时间被莫名消费。英文表达kill the time,杀时间。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存在。人的存在,就是时间,杀时间,就是在杀存在。所以才有那句话,那句被人一再重复提及,却很少有人真正体会的话: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这回真的是鲁迅说的,此句出自《且介亭杂文》的《门外文谈》。
所谓的名人名言,大家都明白,不过是高考写作文时用来加分的亮点,不过是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罢了。别人说那原话的时候,上下文是什么,真正想表达的意义是什么,正话还是反话,一概不管不顾。
就像上面鲁迅的那句,后面还接着一句:不过像我们这样坐着乘风凉,谈闲天的人们,可又是例外。这句其实更有意思。
原想本号的名称就定为:门外文谈。毕竟是门外汉,不是什么大家,这个名字,正好合适。却发现早被人注册了,那就稍作修改,改作:门外杂谈。这样更好,这号上放的杂文,以文学为主,但也不完全拘泥于此,如此,甚好。
文字随性,但不随意,文章是认真写的,读者哪怕只有一个,那也得用心,也得对得住人家的一分一秒,否则岂不就是谋财害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