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
打开“朋友圈”随便一刷,便可看到今年的一大特色:许多人纷纷作了2016年度,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的总结。有感谢、有难忘、有感动. . . . . .
那么,孩子呢?
如果孩子也有“朋友圈”,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我和女儿进行了这样一次对话:
“宝贝,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过去的一年里,你最喜欢妈妈什么呢?”
“嗯. . . . . .”小妞“骨碌碌”地转动着眼睛,“我最喜欢妈妈告诉电话里的阿姨:过一会儿再给她打电话。”
晕,这是个什么咚咚?
快速在脑海里进行360度全方位搜索,完全没有头绪。
于是,我继续问:“宝贝,那为什么妈妈要这么说呢?”
“因为. . . . . .因为妈妈那个时候在陪我玩!”
我一下恍然大悟!
原来,那是一次正在陪小妞玩的时候,一个朋友刚好打电话进来,当时我在电话里所说的话。
自从和女儿开始每天“一个番茄” (25分钟)的全身心陪伴,“推迟尽可能所有的干扰事项” 这一原则几乎没有被打破过。
没想到这竟然会是:2016年度,最让孩子感动的一句话!
“
不是好吃的,不是好玩的,
孩子最在意的,
是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注与重视!
想一想,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设想:当你和闺蜜在互诉衷肠的时候,闺蜜的手机忽然响起. . . . . .
如果对方就此撂下你,在那里“吧啦吧啦”地讲电话,一讲就是7、8分钟,甚至10好几分钟,你会怎么想?会不会感觉很恼火呢?
如果闺蜜只是简单地说几句,然后告知对方:“我现在有事情,晚一点再联系你。” 你又会怎么想?会不会感觉自己很受重视呢?
事实上,第一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而第二种情况,只有在工作会议、商务会谈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大家总觉得:家里人嘛、朋友嘛、孩子嘛,什么时候不能聊?电话打进来的这件事,才是我现在马上就要处理的。
真是这样吗?
相当多的时候,对打电话的人来说,究竟是马上说还是过一会儿才说,或许真的无所谓。(如果是紧急得非马上说不可,相信对方也一定会明确告知)然而,对于现在正在沟通的人来说,这种打断就是一种 不-尊-重。
特别当对象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往往更容易被忽视。
何况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有谁过来打扰. . . . . .
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时候:
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刷两下;一边陪着孩子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明天早饭吃什么?下星期要交的计划案,还要做什么样的修改?今天在路上碰到婆婆她没有理我,究竟是怎么回事. . . . . .
其实孩子很敏感,他们什么都知道!
实施“一个番茄”后
在过去的2016年,“心语心乐”刚结束咱们第一期的:离线 “一个番茄”亲子陪伴活动。
在这里展示一下小组成员们的 "打卡”花絮:
咱们第一期 离线 “一个番茄” 小组成员们收获多多!
学习全身心陪伴孩子的同时,通过“打卡点评”还解决了育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
其实,孩子要的时间并不多;
其实,孩子并不在乎究竟和爸爸妈妈玩的是什么;
孩子只在乎:爸爸妈妈的心,是否在此时、此刻?!
一、孩子变听话了
在实施全身心陪伴一段时间之后,小组成员们发现:孩子神奇般地 脾气变好了,变得爱听话了!
因为投入、因为没有干扰,让我们慢慢学会认真去倾听孩子、去思考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并积极进行反馈。
孩子感受到的是爸爸妈妈满满的爱和尊重。亲子间流动着的,是一种温馨的良性沟通循环。
爸爸妈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倾听。孩子受到尊重,他们也慢慢学会尊重父母,变得愿意倾听父母说的话。
二、家人发生了变化
小妞的外婆,是一个淘宝购物迷。
每周来串门的时候,总是只有一个姿势:“瘫”在沙发上捧着ipad,不是拜托我,就是拜托小妞爸爸帮忙淘宝买东西,以及解决各种各样关于手机应用方面的问题。甚至在小妞过来找外婆的时候,外婆都会一脸不耐烦地喊她“不要吵!”
当“陪玩时不看手机”成为了一种理所应当的惯例,小妞已经能够理直气壮地向外婆喊出:你不要看手机了!我不喜欢外婆陪我的时候看手机!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现如今,外婆来我们家都不会拿出手机,也不看ipad,专心陪小妞玩。等到玩得差不多的时候,外婆会先问一下小妞:宝宝,外婆有件东西想让妈妈帮忙买一下,可以看一下电脑吗?
被满足够了的小妞,此时往往会欣然同意。
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吧!
2017,让孩子学会尊重、教会孩子倾听,从专心陪伴孩子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