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枣红圈
随着处暑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凉爽,秋天的气息愈益浓厚。大秋之际,华北平原上最惹眼、最丰硕的果实莫过于缀满枝头的红枣了。
枣树是大平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果木,红枣更是人们最喜爱的美食。枣树浑身都是宝,一年四季都有香。春来枣花开放,引得蜜蜂采蜜,酿得优质极品“枣花蜜”,为蜂蜜中之精品。枣花开后,便生出一枝枝、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枣吊”。炎热的夏季,“枣吊”一天天酝酿、膨大,循着自身的品性生长。有的长成辣椒状,有的长成鸡蛋状,有的长成葫芦状,有的长而纤瘦,有的肥大粗壮。他们在夏日里,尽情地沐浴着阳光,密集而且旺盛的生长。当时令到达处暑,过完了农历七月十五,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涨红了脸,扮上了浓妆,准备登场。
日头毫无吝惜地照射在他们的头上,给每一个希望长大、希望充实的枣儿一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经历着风雨的洗礼还有酷热的炙烤,每一个枣儿都在耐心等待一个甜蜜的结果,都在内心许下一个庄严的承诺:要让自己的生活甜蜜起来,哪怕需要承受那么多的暴晒雨淋。因为只有甜蜜才是自己的价值所在,而要甜蜜自己,就得学会默默地承受苦痛。
红枣是一种营养佳品,营养价值非常高,被誉为“百果之王”,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滋补佳品。一到秋后,家家户户的枣树上都挂满丰硕的的枣儿,密麻麻、红扑扑、沉甸甸,把整个枝头压得低垂。孩子们总是第一个知道枣儿红圈这个消息的。他们急不可耐的拿着竹竿在打,先红的、个大的枣儿第一时间就成了孩子们争相品尝的对象。调皮的孩子,把整个枣儿吞在口中,在两腮间鼓起一个大包,还不忘用手敲打腮帮,“咚咚咚”的声响,伴着孩子调皮的笑声传到很远很远……
大规模的采收要等到中秋以后。长竹竿往树枝上一扫,“噼噼啪啪”的,树下立即下起一阵“冰雹”。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冲进“雹雨”,忙不迭的捡拾起来,边检边吃,哪个大、哪个甜,保准逃不过孩子的“法眼”。一阵忙碌之后,家家户户的场院里、房顶上,都会晒满厚厚的一层红枣。他们虽然脸上布满了皱纹,但是早已没有了幼时的羞涩,此刻整个的内心都变成红色。在日光的继续暴晒下,他们浓缩自己的精华,还原自己的本真,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发挥自己而默默地承受。
整个冬季,红枣都会成为每个家庭待客的绝佳首选。寒冷的季节,吃上两颗红枣马上便能暖到心头,洗去远来的风尘,忘掉外面的寒风。每家每户还把晾晒干燥的红枣精心贮藏起来,等到春节的时候,拿来蒸到年糕里,其中红红火火的枣儿寄寓着“一年比一年更高更好”的美好愿望,这时人们在喜庆的节日里还能品尝到红枣的香甜美味。直到来年的端午节——枣花绽放蜂舞蝶忙的时节,人们还能够在粽叶的清香之中觅得红枣久违的身影,依旧还是红红火火的样子。白白的糯米,绿绿的粽叶,红红的大枣,火火的中国节。只有中国这片黄土地才会原生出这红色的枣儿,只有中国人才对红枣独有这一份别样的情怀。若不是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谁又舍得给他这么多的恩宠呢?若不是由于其高贵的气质性格,谁也舍得给他如此多的青睐呢?
月上柳梢头,秋来枣红圈。在朦胧的秋夜里,满院飘来甜蜜的枣香;柔和的月色,像水一般倾泻在这宁静的小院;月影婆娑之下,枝上的枣儿正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