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6日以来,一篇声称“广西青年何思云因举报猥亵小学生而惨遭当地报复,不仅被剥夺教师资格,沦为改卖螺蛳粉为生”的自媒体控诉文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经部分媒体加以“越级报警”“中国版《熔炉》”等概念标题渲染加工后,#女教师越级报警救学生现状曝光#等情煽性话题持续出现,一度占据微博实时热搜前十位,一段时间内同情、声援等弱势共情声音占据较大舆论比重。目前,
跟踪网上动向发现,随着后续“何思云并无教师资格证”“卖惨实为微店营销”等更多线下关键细节被不断扒出,加上当地@平南县融媒体中心2月21日公开回应《关于网友反映“何思云‘越级’报警后丢了教职”问题的情况说明》,详细说明何思云事件来龙去脉及解释为何不再续聘教师职务,舆论开始集中反思此前是否陷入“阴谋论联想”误区,话题热度虽仍高热运行,但情绪烈度已经明显缓和,话题讨论逐步返回理性轨。目前微博平台已取消其教师资格认证。
一是愿意综合多方信源得出自主判断。观察发现,自@平南县融媒体中心官微公开回应事件始末后,越来越多网民开始从第三者视角出发,通过对比细节、综合信息等更加客观、全面的方式,去得出独立于当事人和当地之外的客观判断。比如,许多网民根据当地给出的何思云事实上并无教师资格证书这一关键细节,在何思云个人社交账号下集中跟评“到底有没有教师资格证”“如果有教师资格证就晒出来”类似观点,一方面反映出应对突如其来的热点舆情,涉事部门单位及时作出公开回应至为关键;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互联网舆论与工作生活越发紧密的当下,公众得出的观点和判断的途径和方式已经越来越成熟。
二是逐渐明白举报行为与教师资格并不存在因果关联。受舆论弱势同情、“越级报警”伪概念等因素影响,最初不少网民陷入了“结论先行”的阴谋论猜想误区,即先设定“何思云失去教师资格是因当地打击报复”这一假想结论,再倒推回去关联上“2017年其举报猥亵女童行为”这类动机细节,在“越级报警”这类带有强烈负面影射的伪概念议题催化下,产生了直接因果关联判断。而随着后续官方通报“何思云是因三年特岗教师期间未取得教师资格证,才不能转岗”这一关键信源,何思云本人又无法给予正面回答,才让舆论逐步明白此前过早得出举报行为与教师资格之间存在因果关联的判断,可能太过轻率、太过想当然。
三是开始反思是否再次落入此前苟晶、马金瑜等类似事件的情煽套路。跟踪舆论发现,在当地详细回应何思云为何丢了教职原因之后,部分网民开始提及苟晶、马金瑜等此前类似舆论事件,反思自己是否再次陷入被人为创设的“情煽套路”和“信息茧房”,再次警醒公众在今后面对单一信息来源的情煽网文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判断,以免沦为个别人群谋求不当营销利益的舆论炮灰。
虽然从目前网上情况看,事件已经回归客观讨论轨道,何思云也因提供虚假信源而受到“微店遭遇退单”“遭到社会谴责”等舆论反噬,但事件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仍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情煽网文捏造“受迫害人设”仍容易误导舆论走向。情煽网文往往自带平民视角、主角渲染等戳中泪点、情感认同的代入感传播优势,容易引导公众产生“我可能也是主角”“一定要帮主角讨回公道”这类直觉性印象,并集中转化为转发分享、公开声援等社交互动方式,最终会形成带有强烈目的性、行动性的舆论声音,对绝大多数网民仍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二是新闻报道需要避免创设“越级报警”这类有害议题。分析认为,“越级报警”并不存在,是为博取关注而人为创设的伪概念,因“越级”带有强烈的负面影射属性,往往会让围观网民不自觉地产生消极情绪,无形之中会增加话题的争论性、对抗性,新闻媒体应当全力避免人为强制创设这类破坏性议题。
三是权威媒体应当小心求证警惕陷入“公信背书”陷阱。跟踪发现,何思云在无法贴出其教师资格证之后,开始大量贴发“权威央媒采访报道”,以针对性引导公众形成“央媒为其公信背书,所以她能拿出教师资格证”等情感判断,警示着各地媒体(特别是权威媒体)在报道类似事件时,应当尽可能地多调查一些、多了解一些,以免当类似舆情出现网上翻转而折损自身公信力。
刚刚,微博平台已取消其教师资格认证,改为教育博主、头条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于墩墩舆情课 ,作者墩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