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领导力》

孔子的弱点:不会培养普通人,只会培养聪明人。3000多人培养出72多人,进到论语里提到名字的22人,最后坐在庙里和孔子一起祭拜的只有十人。

农业革命需要的是听话的劳动者,工业革命需要合作、团队,每个岗位的人都很重要。西方人更注重整体国民素质的培养。

在日本企业中,领导给员工交代工作任务,一般需要交代五遍。

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

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

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的目的;

第四遍,做应急预案;

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而许多中国管理者的口头禅是"不要让我说第二遍"。


一、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

游戏改变领导力:1.共同目标;2.及时反馈;3.清晰明确的规则;4.自愿参与。

二、沟通视窗("乔哈里视窗",把人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分为四块)

1.公开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内容。(尽量扩大公开象限,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2.隐私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部分。

"知识的诅咒":我们自己会觉得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没问题,但是会让他人迷惑不解。

3.盲点象限:他人知道、但我们自己不知道的部分。

4.潜能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部分。

5.象限间的互相转化。

把隐私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自我揭示",主动向他人袒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让别人多了解自己。

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恳求反馈",请求他人指出自己的盲点。

三、管理者角色(领导者、管理者、执行者)

领导者:通过营造氛围提升绩效的人。

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培养他人的成长。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领导者,不是优秀的领导者。凡事亲力亲为,员工的创造力和活力会被压制,领导者的精力也不足以承担,最后的结果是毁灭性的。       

执行者给出结果。优秀的执行者需要认真执行,给出结果,同时及时对工作内容本身进行反馈,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四、领导力技术

1.倾听和提问(《非暴力沟通》)

倾听:保持专注,深呼吸,给对方安全感,让对方说出心中的想法。

提问:多提开放性问题,而不是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包括"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容易限制对方的回答,引起对方情绪上的抵触。开放性问题没有引导的倾向性,如"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

2.反馈

正面反馈:做对了事,给出反馈。

负面反馈:员工出现失误,给予批评和指正。

反馈的三个层级:

零级反馈:没有能够及时反馈。往往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一级反馈

二级反馈:不光说出对员工的评价,且给出理由。

3.负面反馈:BIC工具(对事不对人)

B:谈及对方行为的时候,要说事实而不是说观点。从而构建谈话的基础,让对方更容易听进去。

I:谈及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

C:长期后果:不能只谈公司(团队)的深远影响,而要尽量和员工本人的长期发展挂钩,让对方清楚这些失误、错漏关系到他自身的核心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对方的重视。

要有成长的心态:

什么是荒谬?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是期望获得不同的结果,这就是荒谬。(爱因斯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