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拖延,我们在关注什么?

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放学一回家,要么看电视,要么拿起手机玩游戏,吃饭不好好吃,作业更是一拖再拖,拖到晚上十一点还写不完,第二天起来无精打采。这整天拖拖拉拉的,可怎么办呀?


这里涉及到一个名词:拖延症。


——


请注意,上一段话有句”预料后果有害“。


趋利避害,是人类在无意志状态下做出选择的依据。这种本能是生物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类得以进化至今的前提。


为什么,明知道学习不好会影响未来的前途 ,但孩子还是愿意去拖延甚至终止呢?


换个角度,如果你安排孩子玩一个小时游戏再看一个小时电视,他/她会拖延吗?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


所以,我们主观认为无可奈何的拖延症,只是表层现象。


这篇文章,我将带你去到冰山一角下面的深海水域,探索孩子(以及我们成人)大脑的工作方式,我们是如何做出选择,以及怎么变成更好的自己。








01


两个自我






孩子自己有时候也挺矛盾的。


因为他有两个大脑,两个自我。它们互相竞争,试图控制他/她的想法、感受和行动。




他们总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有时觉得自己该认真学习,有时觉得自己该玩耍。对他们来说,


玩耍:当下想要的。

学习:当下不想要,但是做的话,未来的生活会很好。

两个自我发生分歧的时候,总会有一方击败另一方。决定放弃的一方并没有做错,只是双方觉得重要的东西不同而已。


其中一个自我,叫本能

另一个自我,叫意志力。








02


本能


有一项研究调查人们每天做多少和食物相关的决定。这种决定大约有227个。人们是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作出这200多个选择的。而这仅仅是和食物相关的决定。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在作决定,那这些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本能,即无意识决策。


是指在面临一个决策时,大部分人就像开了自动挡,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作决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最可恨的是,我们有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作了决定。


这种能力,是上天赐予地球上所有存活至今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的珍贵礼物。


如果某个物种没有本能,那么这个物种已经被自然法则淘汰了。


这种本能的第一要务,就是是生存和发展。



  1.  生存。因为本能,我们碰到危险,会本能的逃跑和躲避,人类才得以生存和延续。

  2. 发展。我们才会不断的追求更舒适、更快乐、更高级的生活方式,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和繁荣至今。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里,是否能延续生命,是横亘在所有种族日常生活的一道坎,这些本能使人类得以延续。


得益于现今世界的和平共处,我们已经无需担心如何生存和延续生命了,但百万年随着人类进化的本能,留了下来,久驻于我们大脑,当我们面临这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体时,还在不断的告诉我们:


追求快乐,回避痛苦。



这是得益于进化,整个人类都有的本能。


这种本能遵循两个定理:


1. 大脑会默认选择最简单的选项 。我们有冲动去做“容易的事”、“快乐的事”。

2. 大脑总会让我们面对威胁活下来。遇到“困难的事”,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和厌恶。


所以,孩子好吃、爱玩、贪睡、偷懒、拖拉、磨蹭,都是本能在做决定罢了。


那么,既然是百万年进化得来的本能在起作用,是否意味着我们是否束手就擒了?


好在,我们还有另一样法宝。












03


意志力


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它使得我们脱离原始本能系统,克服冲动、深谋远虑,通过对自我和环境的认识和判断,从而选择做最重要的事情的能力,即便那是件“更难的事情”。


人类之所以有意志力,得益于远古时期的部落生活使得每一个个体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必须互帮互助,共享资源,所以每个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别惹火其他人”,大脑也很早学会了自控。


就如同今天的孩子一样,虽然做作业拖拖拉拉,但心里如明镜般清楚:作业再晚,也是必须要完成的;如果完不成,明天就要去罚站了


这也是一种意志力。


如果意志力稍强一点:反正作业死活是要做的,不如我一放学就把作业先做了,然后再去玩。


假设,意志力再强一点:学习虽然比较枯燥,但是它能给我带来好成绩,我的未来也能变得更美好。


所以,意志力的强弱,也能决定孩子的选择顺序。


那么,意志力从哪里来的呢?


这里介入一个生理功能单位:前额皮质。


前额皮质(也称前额叶皮质),位于大脑的最前端区域,属于大脑前庭。通常被认为是脑部的命令和控制中心,注意、处理等较高层次认知功能在这里得以得以运行。



前额皮质即像企业的CEO,又像乐队的指挥官,对管理职能负责,这些职能包括:思考、选择和计划等。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罗伯特·萨博斯基(Robert Sapolsky)认为,现代人大脑里前额皮质的主要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如果坐在沙发上比较容易,它就会让你站起来做做运动。如果吃甜品比较容易,它就会提醒你要杯茶。如果把事情拖到明天比较容易,它就会督促你打开文件,开始工作。


所以,当你的孩子主动拿起工具帮着妈妈做家务,而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你要清楚:


这是前额皮质产生的意志力在起主导作用。


所以家长们,下次孩子做选择时,请看清楚,他的本能和意志力正在做斗争呢:


  1. 如果本能战胜了意志力,孩子会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继而产生我们所理解的拖延症。

  2. 如果意志力战胜了本能,孩子放弃短期的快乐,选择做更难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谈论拖延症,其实是谈论意志力和本能的主次关系。













04


如何提升意志力


遗憾的是,现在的大部分孩子都缺乏意志力,他们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与包办下,缺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不懈的毅力及抵抗挫折的耐力,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明智的父母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给孩子的成长上一道保险。


那么,孩子的意志力怎么培养?


我们再看一遍意志力的概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生于苦难,成就不凡。所有的意志力,都来自于对困难的克服的过程。从古至今,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华人民的成长史、现代文明的发展史,以及我们能看到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在过去漫长的黑暗中苦苦摸索,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持之以恒并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0-16岁的孩子,在人生历程中才刚刚开始,身体和心智在塑造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不断的主动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心,磨炼意志,从而形成受用终身的意志力。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困难,作为磨练意志力的对手呢:


1. 自己能上手。这种困难,是基于之前已学会的能力而出现的,不至于一遇到困难就完全束手无策,从而产生逃避和退缩。

2. 刚好够得着。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出成绩。而且努力的程度越大,成绩越漂亮。


以游戏《王者荣耀》为例,

1. 所有匹配的战斗,都在玩家的等级范围值之内。遇到的对手,都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不会出现特别离谱的高段位选手从而打击玩家的自信心和游戏体验。

2. 玩家如果手感、操作、状态特别好,是可以出现超常发挥,从而领导团队战胜对手。


所以,手机游戏总是那么摄人心魂,让孩子欲罢不能,因为他/她在里面培养了玩游戏的意志力。


那么,学习上,是否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可以。


以《自主学习系统》为例。


当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错题时,而这道错题,家长如果刚好会做(下图为例):



A. 家长通过语言、动作,向孩子讲述乘法运算的进位方式,从而让孩子学会。

B. 把这道错题圈起来,让孩子自己改正。直至改到正确答案为止。


你会怎么做?


培养儿童的意志力,成人必须鼓励他们针对一定的目标采取各种行动,并且努力达到目标。此时,成人应该只是在旁边监督,避免强制或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


所以,应该让孩子自己改正。


这里,《自主学习系统》的科学性起了作用:


1. 错题的知识点,在之前的训练都出现并重复过。

2. 孩子很容易找出错误的思考逻辑。

3. 通过自行改正,重建正确的思维逻辑,并加深印象。


最关键的是,这个调整的过程中,孩子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不再是通过老师传授而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当达成目标时,能力、毅力和耐力都得到了提升。


这也是为什么《自主学习系统》可以称为“学习意志力培养系统”的原因。








05


如何对待本能


本能是经过数百万年进化沉淀下来并刻在人类基因上的一种生理条件反射,这种漫长的进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活和发展至今的原因,这种印记将很有可能伴随着人类社会继续延续下去。


所以首先,明确一个观点,本能是无法消除的。


而且本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的多的多。


没有本能,我们不再关心食物、关心繁殖、遇到危险就逃避、遇到安逸就向往。如果真的变成这样,个体的选择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整个人类文明将就此画上终点。


所以,聪明的家长,一定要学会利用原始本能,而不是反抗这些本能。


孩子,尤其是意志力还没成型的孩子,永远在追求快乐,回避痛苦。


到这里,你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拖延症了吗?


好了,怎么利用本能?


下一篇文章里,我们来谈谈多巴胺的故事。请关注本公众号。


这里,先给一个小小的建议。


如果想让孩子做事不拖沓,请把这件事情变得简单、快乐、即时奖励。










06


关于《自主学习系统》


《自主学习系统》是最具确定性的新刚需,是源于私塾“无为而教”的理念,并且通过10多年的实践和研发沉淀,已经非常成熟、高效:

 

《自主学习系统》的特点:

1. 定制化的初始起点,无论孩子学习成绩如何,都能找到适合他/她的初始起点。

2. 科学的学习坡度。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不会有“特别困难”的感觉,而是像缓缓的斜坡一样,自己一步一步的就可以往上爬。

3. 不需要老师讲解,不需要家长辅导。做错的地方,圈出来,孩子自己能独立完成改正。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行消除错误的逻辑,搭建正确的思维逻辑。


这是一套精心布设“信心与兴趣”的【语、数、外】线下自学体系:因人而异、因能力而异、小步渐进的自学进程编排和学习材料是整个体系的核心;再配合一套家长赋能计划:

 

家长只需做好亲子陪伴,给予恰当的督促、协助和激励,就能够将孩子带入自主学习的正循环轨道。并且孩子在家自学10天就能见效,进步有迹可循、学科成绩的焦虑迎刃而解~


PS:想了解《自主学习体系》,请私信留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