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故事不是看它讲了什么,而是要看它没讲什么。
《燃烧女子的画像》整部电影的镜头语言非常克制,很多的隐喻和暗示,相对于电影时长来说,对话不多,用沉默、眼神、表情、动作来表达细腻的情感,而这比任何一种对话更加精准和丰富。其中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就是相爱的洛伊斯和玛丽安如何选择了回忆。
1.谁先选择了回忆
影片刚开始,就通过一段没有对话的场景表现了一种压抑的氛围。画家玛丽安坐在船上,画板掉进海里,她的表情充满了焦虑,她犹豫了一下便跳海里,而船上的男士们无动于衷,呆呆地看着这一切。
她重新上船,披上了外套,船慢慢靠岸,一位男士把她的东西往地上一扔,头也不回地离开。直到她喊:我往哪里走,那位男士才肯说一句话。
影片前半部分主要是在打基础:制造氛围,描述两个女生之间形成爱情,三个女生(画家玛丽安、仆人索菲、富家小姐洛伊斯)之间形成友谊的过程,交代人物性格、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
18世纪末,中世纪的法国,富家小姐们结婚的方式就是画自己的肖像,如果肖像被哪位男士选中了就可以立马结婚。洛伊斯的姐姐因为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婚事而选择跳崖自杀,所以结婚的任务就落到了洛伊斯身上,洛伊斯的母亲叫来画家给洛伊斯画肖像。洛伊斯为了反抗,根本不让画家看到自己。但她的母亲很快请来了另一个画家玛丽安,让画家隐藏身份,偷偷地画洛伊斯。
电影是从三个女生坐在一起讨论古希腊神话故事—奥休斯和尤利迪斯(Orpheus and Eurydice)开始,变得活泼有趣,整个影片的故事和神话故事相互呼应。
奥休斯拥有一把能让世间万物为之倾倒的里拉琴Lyra,小鸟、野兽、蛇、树木、石头,都能被他的琴声感化。他的琴声也打动了仙女尤利迪斯,二人约定终生。但有一天,尤利迪斯被毒蛇咬死,被带到冥界。奥休斯悲痛欲绝,到冥界用他的琴声唱哭了复仇三女神,被感动的冥王最终答应放他们回到人间,但条件是,在走出冥界之前绝对不能回头。他们接近地面,快要到达出口时,奥休斯害怕失去尤利迪斯,又急着见她,他转了身。尤利迪斯立刻被拉了回去,她伸手想要抱住他,但她可怜的双手只抓到空气......
三个人对故事的解读都不同:仆人索菲无法理解,而且很生气,不相信奥休斯的深情,这可以从她要一个人面对堕胎的场景中能猜出原因;洛伊斯对索菲的想法感到惊讶,因为她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她相信奥修斯转身是因为他爱得痴狂,忍不住而转了身;画家玛丽安则认为,奥休斯选择了回忆尤利迪斯,所以转了身。但可能觉得这样的解读太冷酷,又添了一句:这是诗人的选择,不是他们的。
洛伊斯听到画家的解读,改变了想法:“也许是她说了,‘转过来’”。
洛伊斯只是在修道院听过风琴,优美却单调,像她的生活一样。当她听到玛丽安用羽管键琴弹出维瓦尔第《四季》中《夏》时,她感受到了琴键上跳动的生命力,生动的交响乐似乎也能想象得到。那一瞬间她爱上了玛丽安,就像尤利迪斯被奥休斯的里拉琴感动而爱上他。
而当洛伊斯改变想法,重新解读神话的那一刻,或许已经选择了回忆玛丽安。因为令人心碎的不止有离别,还有凋零的爱情。选择了回忆,至少能让爱情永恒。
2. 选择回忆后的恐惧
在篝火旁边,女人们围在一起唱歌。洛伊斯脱下了外套,在远处双手交叉在身前,凝视着玛丽安,露出微笑,很像一个标准的肖像模特,似乎是想让玛丽安记住自己这一时刻的样子。
玛丽安的眼睛也时刻在洛伊斯身上,当二人四目相对时,洛伊斯的裙子突然着火,音乐戛然而止。
洛伊斯低头看了一眼正在燃烧的裙子,抬头继续看着玛丽安。玛丽安的瞳孔变大,更加入神地看着洛伊斯,音乐响起。
当玛丽安向洛伊斯坦白自己的身份和拜访目的时,玛丽安对洛伊斯动心了,而让她彻底爱上洛伊斯的时刻,就是在这一时刻。因此,和洛伊斯的选择不同,玛丽安此刻希望二人能逃出“冥界”。下一个镜头就暗示了这一点:玛丽安伸手去拉起洛伊斯,一次就在篝火旁,另一次在海边的陡崖边,就像奥休斯想要解救尤利迪斯。
但洛伊斯害怕了。两个人在海边接吻后,洛伊斯自己跑回了家里,晚饭也不吃,回避玛丽安。玛丽安回到家里,看到了穿着婚纱的洛伊斯的幻象,意味着玛丽安对离别的恐惧。爱让人怯懦,又让人勇敢。两颗因爱而怯懦的心贴在一起,又因确认了怯懦而变得勇敢,反反复复。
3. 两种选择的冲突
画肖像的工作进行得顺利,即将完成。玛丽安的不安和恐惧通过愠怒体现出来,洛伊斯太了解玛丽安,两个人爆发冲突。
洛伊斯:你希望我能抗拒
玛丽安:对
洛伊斯:你在要求我抗拒吗?
玛丽安:......
洛伊斯:回答我
玛丽安:不是
两个人都因为对方没有想象中“勇敢”而失望。勇敢和鲁莽是一线之隔。如果勇敢是为了保护自己应该保护的和想要保护的人而面对恐惧,那勇敢的前提应该是先有能力保护自己。
玛丽安曾在书的空白处画画而被修道院惩罚;女性画家不允许画裸体男模,而如果对男体构造没有概念,很难画出杰作;多年后办画展的玛丽安也只能用自己父亲的名字参展......
作为一个女性画家,在那个年代受到的差别和阻碍已经很多,如果她真的能够“勇敢”,带着玛丽安离开法国,二人就能摆脱束缚吗?离开家庭的帮助,玛丽安自由自在地画画的日子过得还能那么顺利吗?生活本身和对两个人种种的偏见会让她们失去更多的自由。
以爱的名义,让对方改变所有,放下一切,本身是一种束缚。而爱,是要让对方勇敢地做自己,是互相成全。爱不需要通过牺牲什么来证明,因为爱一个人意味着毫无防备地给对方伤害自己的机会。不顾一切地爱,已经是最大的勇敢。
4. 当两个人都选择了回忆
离别将近时的情侣,来不及任何怨恨和争执,两个人都原谅了对方的“不勇敢”。当她们都选择了回忆,那就只剩好好离别。
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认真地准备着离别。玛丽安给自己留了一个洛伊斯的迷你画像,洛伊斯则和玛丽安要了她的裸体自画像,玛丽安把自己裸体像画在她们曾一起讨论过奥休斯和尤利迪斯的那本书第28页里。
它在描述一种花期非常短的红花:“同样的风能让它盛开,也能让它凋谢。”
就像她们的爱,短暂而浓烈。爱让她们彼此靠近,也让她们选择离别。
这本书的作者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他一生写过很多关于爱的诗,却被奥古斯都认为是淫秽诗篇而被流放到托弥。他在流放期间曾热切希望得到奥古斯都的宽恕,让他回到罗马,却始终未能如愿,最后病死在异乡。
洛伊斯也像奥维德一样后悔过。最后一个夜晚,她们躺在床上,看着对方的眼睛,洛伊斯有了后悔的感觉。玛丽安说不要后悔,要记住。
- 我会记得你在厨房睡着
- 我会记得你输牌时阴沉的表情
- 我会记得你第一次大笑
- 我会记得第一次想亲你的时候
离别那一天,玛丽安和洛伊斯拥抱之后,逃似的走开,当她打开门的那一刹那,洛伊斯跟上来,说“转过来”,她们做了最后的道别。
爱有很多种。选择了回忆,并不代表会停止爱一个人。多年后的画展上玛丽安偶然看到了洛伊斯的肖像,她的手里拿着玛丽安给她的书,书被打开一个角,显示第28页。
玛丽安画了另一幅洛伊斯的画像,她的裙子在燃烧,而她站在黑暗中望着月亮。她们带着各自美好的回忆来实现对世界的抵抗。
或许在爱情里根本不存在谁拯救谁,谁背叛了谁,都只是一种选择。“两个人从此幸福地在一起了”不一定是喜剧,“两个人互相祝福,选择了离别”也不一定是悲剧。因为电影的结尾不是玛丽安和洛伊斯的的选择,而是编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