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课外阅读的方法
读第24条《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苏霍在本文第一段开门见山地说,“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范围以外,学生还应当有一种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
实际上,关于学生的阅读问题,苏霍已经谈了许多,例如,在第18条建议《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中,主要是从教的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阅读激趣扩充知识的重要性;在第19条建议《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手段》中,提出了积极地运用反复阅读发展学困生智力才能的方法。在这两条建议中,一个是从面上施教来促进阅读的,一个是从“学困生”角度来运用阅读唤醒智力的,说的都是很具体的。这篇文章中的阅读建议是针对课外阅读的,这个范围就又拓展了,我想,这里的课外阅读应该是保持学习的智力兴趣吧。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苏霍的建议有三点。
一是学生要提前介入高年级阅读。他的方法是,教师要列出学生在中学时期应当阅读的书目,并且设法使班级图书馆里有这些书,还努力引导学生在小学就建立自己的藏书箱,到小学毕业时都能达到上百本书籍。为了说明这点的重要性,他像往常一样,还是举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一样,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叫人不得不信服。应该说,这真是学生阅读规划的一个大手笔。我在想的是,不要说学生,作为教师个人,五六年下来,谁能阅读上百本书籍?每年阅读量平均得20-30本的样子,要知道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刚发布的2016年中国国民阅读量是7.86本,纯纸质阅读量4.65本,这还是倡导阅读多年的结果。别忘了,苏霍的这个建议还仅仅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呢。因此,我宁愿相信犹太人的阅读量64本是真的。
二是教师也要参与阅读。刚说到教师的阅读量未必达到,苏霍的建议早已经想到了。他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指出,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他还强调,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这里,他说出了教师阅读的必要性,这个道理与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是一致的。接着,他还从反面提出了教师不阅读的危险性,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从教师的话里感觉到他的思想是停滞的、僵化的,教师不尊重“思想”,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然而更加危险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地不愿意思考。阅读到这里,我想起了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中的那段有关“终生读书”的话语:“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将变得越来越小,当他有20年教龄时,他与学生最低限度的知识比例可能达到50:1。并且数量还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讲解教材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而且在教书过程中给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 这段“桶水论”的话语,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学生一滴水,教师一桶水”,教师通过阅读积累,才能为学生提供“源头活水”。
三是学生要参与课外科学小组活动。苏霍说,“一个人既在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同时又在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我分析他的这段建议有三层意思:第一,成立各学科的课外科学小组。“科学”二字引领学生走向科学思维的道路,苏霍认为,这些小组是智力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第二,学生要讲述阅读报告。在讲解报告的过程中,学生抱着珍视“知识财富”的态度,容易产生对于劳动、创造和未来的思考,苏霍认为,这是给思想增添了真正的创造性。第三,学困生要参加学科小组的活动和晚会。那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激发他们去阅读。苏霍认为,对学困生来说,阅读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古语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这篇文章建议中,我刚才分析的这三点意见,相比权重来看,我是非常看重第三点的。记得早年辅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小组的时候,到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这个专题,我布置了有关力矩平衡的阅读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到“力矩是改变转动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力矩平衡方程是∑M=0或∑M顺=∑M逆”,接着顺利解决了起重机挂载配重和最大起重的有关计算问题。看来,只要学生能讲出来的知识,他们的印象就更为深刻,这大概是阅读报告的作用。确实,在科学小组阅读的过程中,不单是平铺地毯式的阅读,实际还形成了学生属于自己思想的阅读成果,这才是课外智力生活的再创造。况且,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展示和思辨过程,彼此会有更新的理解,对知识的思想认识会更加透彻,属于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此时,自主学习的意义就显示出来了。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教学应该吸取和借鉴苏霍的地方。各位同仁请注意,关于苏霍的阅读论,到现在有第18条、第19条和本条,这都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再加上第2条是针对教师的,如果把这四条合起来看会对苏霍的阅读建议有个综合的认识。本文我的题目叫做“培养课外阅读的方法”,我没有单提出是“学生”的方法,说明对教师的阅读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