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之旅开始了,让我们搭乘上思维导图1号列车,开始一趟有温度、有深度的旅程。
在旅途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去获取一个必备物品。这是打开思维导图大门的钥匙,手中握着它,你才能真正走进思维导图的仙境。
01 钥匙—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左右脑分工理论。
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解释吧!
人的大脑中有一个马戏团,主要人员有两个,驯兽师和猴子。猴子是一个奔放的猴子,他在舞台上经常控制不住情绪,和着音乐的节奏又跳又画,他不时想象自己是一座火山,还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当猴子不听指挥时,严谨的驯兽师就出现了,他不会让猴子乱跳乱舞,他会用语言文字对猴子下命令。他总是收集一些观众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分析和推理,再有逻辑、有序列地指挥猴子。
舞台上需要偶尔奔放不羁的猴子,也需要思维缜密的驯兽师。
这就是我们右脑和左脑。
简而言之,右脑掌管图像,左脑掌管文字。思维导图就是一座桥,沟通左右脑,让猴子和驯兽师合理分工,实现双赢。
02 手绘思维导图四部曲
第一站手绘思维导图站,这里你将学会四大绝招:
001 中心图案
之所以称作中心,她一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让你一眼被她吸引。
绘制一幅与主题相关的中心图案,让人一眼就懂得这张导图的主题。
002 主分支
思维从主题开始发散开,用曲线去模拟人的神经分支,用一根根粗线条,将接下来的一个个分支连接起来。
这是思维导图的框架,以此为脊梁,生发出一个世界。
003 二级分支
从主分支上延伸而出,延展出一个个关节点,一条线上一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就是一幅图画或者一个故事。
分支还可以继续延伸,就像大树的根系一样生发开去,紧紧地抓住思维的土地。
004 色彩和关键图
如果问,在一群人中,你第一眼会看到哪个人?
回答无非是:最高的,最有特色的,最醒目的。
在思维导图里运用色彩的原因也是源于此,更醒目的颜色,更能刺激人,让人更感兴趣。
色彩也不宜过多,大于三色小于七色即可。
关键图是一幅幅单页漫画,多张单页漫画构成了一部动画片。画面动起来了,配上关键词的画外音,一场思维好戏就开场了。
你认识思维导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