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今天的闲话五分钟,我是小宋。
帝俊为了给自己的九个儿子报仇,降下洪水惩罚人类,但实际上掀起洪灾的人却并非是帝俊本人,而是作为水神的共工。
共工曾经跟颛顼争夺天帝的位置,在争夺天帝的位置失败后,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位,地陷东南,百川归海。
按理来说,共工在被颛顼打败后,应该必死无疑才对,可共工却没死,这背后很有可能就是帝俊在帮忙。
帝俊救了共工后,共工臣服了帝俊,成为了帝俊麾下的神灵,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听从帝俊的命令发大洪水肆虐人间。
大禹可能也知道共工会发大洪水肆虐人间是帝俊的命令,可大禹虽然也是一个强大的神灵,却没有有跟帝俊抗衡的强大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治理洪水,大禹就只能针对共工这个名义上的凶手。
共工在怒触不周山的神话中是一个敢于反抗天帝的正面形象,但在大禹治水的神话当中,共工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可以说,共工为了报答帝俊的救命之恩也算是拼命,最终落得一个被大禹驱逐的下场。
对此,《荀子▪成相篇》有相对完整的记载,“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
这里就可以看出,大禹治理凡间的洪水有大功于人类,并且为人类诛杀各种妖魔鬼怪,最后还驱逐了共工。
把共工放在最后,也算是突出共工在这场大洪水中的重要地位了。
虽然说很多文献都记载了大禹逐共工的事情,但是大禹到底是怎样驱逐共工,将共工驱逐到了什么地方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由此就可以看出,所谓的驱逐共工应该是帝俊答应大禹治理洪水做出的妥协。
共工是首恶,但在帝俊的庇护下保住了性命,只是被大禹驱逐。
其实,如果大禹和共工真的打起来,大禹还真的未必能够打赢共工。
要知道,共工可是曾经跟颛顼争夺天帝之位的强大神灵,而大禹是鲧的儿子,鲧在被颛顼抓住后,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由此可知,大禹跟颛顼对上也不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想要击杀共工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希望。
共工不死,但想要堵住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总要有人当替死鬼,而这个人正是共工的臣子相柳。
禹杀相柳在《山海经▪海外北经》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从这篇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相柳是共工的臣子,长有九个脑袋,在九山觅食,至于这九山指的是九座神山,还是山名九山,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相柳经过的地方就会变成沼泽溪流,这点倒是跟他共工之臣的身份相符合。
大禹杀了相柳后,相柳的血腥味极重,且鲜血具有严重的毒性,只要是被它的鲜血染过的地方就不可以种植五谷。
大禹为了防止有人在相柳鲜血染过的土地上种植粮食被毒死,就将相柳鲜血染过之地的泥土尽数挖出铸造了众帝之台。
众帝之台中所说的“众帝”极有可能是大禹为了驱逐共工,诛杀相柳汇聚起来的诸多神灵,也有可能单纯指帝俊和颛顼,但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众帝之台都是大禹治水成功的重要表现,也是大禹日后问鼎天下的重要资本。
这是今天的闲话五分钟,感谢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