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的?
小学的时候只记得大家经常谈论的是智商(IQ)。现如今,情商已经成了判断一个人是否聪明与否的另一个标准了。
自从加入梦行头马开始练习演讲,说话就更加注意了,不是想什么说什么,是真的要说话前三思,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有时还是会直接一点点,可能自己觉得没什么,但是听者还是听了会不舒服。比如会直接就来一句“像这样的公众号文章我肯定不会看的”。这句话听上去没什么,也没有伤害到人的成分,只是别人听了真的会不舒服。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情商低的一种表现。
写着写着好像突然明白了,打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为什么总是那么受欢迎。
记得博主杨熹文曾经说过:做人直接是好事,在处理工作时直接就是效率,但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实话既不讨人欢心,又不催人奋进。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说话直接点是为他人好。也经常挂在嘴边“我说话比较直接啊”“说这些都是为你好”的自我安慰话语,殊不知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软伤害。不讨人欢心切切实实体会到了。
怎样有效的提高情商呢?
《蔡康永的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讲到:
把自己压抑到没脾气,那当然不是情商,那是欲练神功,只好自宫。永远对人笑眯眯的,那也不是情商,那是带了个令人窒息的面具。
我们向往好情商,就是为了能好好做自己,而不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
我们只活这一次,想想你我活到今天此刻,已经为了别人的要求,别人的评价,放弃了不知道百分之多少的自己。
但没关系,只要肯探索情商,信任情商的力量,那些掉落的自己,都会重新又长回来。当你我因情商而终于醒来的的那一瞬,你我都开始,为自己好好活一次吧!
所以,情商不是一味的讨好别人、辛苦的压抑自己。
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也在不断摸索着这条路,暂时还没有做得充分好,分享下对自己最受用的两点。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想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情绪。工作、生活免不了会触发小情绪、大脾气。
尤其是在职场上,同事之间的沟通不畅、领导突然的发脾气、甚至被打小报告等等的事件都不会不由自主的引发一些情绪地带。这个时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每当被触发出情绪不畅快的时候,我会选择转移注意力,不带着情绪继续工作,而是走出办公室,找一个空旷的场地、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下大自然的气息、自言自语的和自己对对话。比如是什么原因发生了刚刚的事情,换位思考下是不是会更好,或者告诉自己为什么要不开心呢,为什么要情绪不好呢...当这样和自己对话后,内心会释然很多,觉得没有什么,继续回去工作。(当然除了职场上那种真小人)
上周小树林的导师演讲比赛李宗芳老师的那句话再次分享给有缘的伙伴:“永远不要在生气与痛苦时做决定,因为当你认清真相悔改,已为时晚矣。”
2、遇事一定要冷静
还记得第一份工作的老板最不喜欢的三个字就是“没办法”。所有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的,只要你想,就能做到。
还是举个工作中的事例:朋友公司接了一个项目需要招投标,到开标的前一天,突然发现标书竟然没有按照招标公司的格式制作,但是当天下午就要出发去开标的城市。朋友急了,对着同事就说“你们天天是干啥的呀,眼睛都长斜了吗,这种低级错误都能犯。”投标组赶紧安排重新修改,让朋友带着公章先去,到时发电子版给到朋友,去了开标城市那边再打印标书。
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谁都急,但毕竟还是有解决的办法的,所以如果朋友在开始发火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可能就不会和同事关系那么尴尬,也不会被说成情商低。比如说朋友可以一样保持微笑,淡定的去同她的同事讲话,去探讨这个事情该怎么处理,这样大家的工作都不会受情绪影响。
提高情商是一门综合的课题,情商这个大概念是由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五种特征组成。在提高情商的路上注意方式方法,每个人性格不同,可以按自己接受的程度来调节自己。
情商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