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练琴说的略多了,早晨妞儿还躺在床上我本想问她“到底喜不喜欢钢琴?”这个问题一出,不用她回答,肯定我就知道答案了,所以我换了个方式问她。
我: 宝宝,你觉得刘老师弹琴好吗?
答曰:好。
我: 那ZJ叔叔弹的好吗?
答曰: 好,更好。还有在看钢琴那儿那个戴眼镜的叔叔弹的也好。
我:他们弹的都好,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弹的那样好吗?
问: 为什么呢?
我:因为他们也是从小开始学琴坚持每天练琴,每天都能坚持练习六七个小时,每天都能坚持,时间久了钢琴弹的就会越来越好。所以你该怎么做呢?
顺畅的答道: 要坚持好好练琴
孩子的问题和回答往往趋于简单,简单的是或不是,简单的回答喜欢或不喜欢。孩子的兴趣点更在于父母的引导,不要单纯的问孩子,你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亦要避免类似的回答。
接着我给妞儿延伸了一下。我说弹钢琴本身是一种享受,但是在你学习期间是刻苦的,因为享受是在你有所付出之后才会拥有的。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我们只有在好好工作之后有所收入才能带着你和妹妹去玩儿、去游乐场、去吃好吃的、去你想去的地方旅游。但前提是我们要好好工作,好好上班,就像你学琴也是一样的。
对孩子有所教育的时候,我又需要“自省”,孩子上课时有时会说与上课无关的话,老师就一句话压过“钢琴课不要说其他的”直接上课。而在练琴时如果孩子说一句我会用三句或五句甚更多的语言来说教她,借鉴了老师的方法后我也一句带过,弹完琴再说。再者就是在教室练琴和在家练琴的异处。在教室练琴,时间不比上课时间短,陪伴很重要,而且我的情绪也可以控制住,毕竟不是在家里,要考虑那是教室,外面还有上课的学生也有老师,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尽量忍着下课后再说。在家就不一样了,空间上孩子就觉得这是“家”,没有约束感,当妈的情绪也控制不住了,只要孩子弹的稍不对就炮竹哄了。家里有妹妹,我不能把她关到房间不出来,家里有外人来我不能说孩子学习你们别来了,好多事情都不合适。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首先,把自己的情绪控制住,对孩子练琴中遇到的问题跟老师沟通。因为老师的权威教育是家长替代不了的,家长做到最高端的监督责任就Ok。
尽己所能去做一个“高端家长”既责任家长,爱心家长,情控(情绪控制)家长。听过很多的高端,而今日突然意识到,自己能否做个高端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情绪控制管理有待提高,责任---只要有父母和孩子,它就是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