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入特殊教育这个行业开始,就被反复强调我们孩子时间的宝贵性,一分一秒最好都不要浪费。相比于普通孩子,我们的孩子需要花费多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弥补那些被浪费掉的学习时间。
时间在他们这里尤其的珍贵,我们的家长也非常想利用好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为孩子做些什么……
那能做些什么呐?要怎么做呐?
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将教学目标泛化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去!
家长可以从语言认知、游戏技巧、社交能力、生活自理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目前在机构的教学目标去创造情景增加孩子练习和泛化的机会。
01要求
家长表现笨一点,提示快一点
家长要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把这些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孩子哪里。如果孩子想拿就能拿到,那就不会和你做要求了。
情景:家长事先把学生喜欢的某样玩具放置在高处,孩子可以看到但拿不到。当孩子想要玩时,不立即拿给他,而是引导孩子去做表达要求,根据孩子的能力去及时提示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眼神→手指+眼神→口语(词→句子)+眼神
注意:刚刚开始训练时,父母对于孩子表达要求的标准要统一,这样孩子才会学习的更快。
02听者反应
创设环境时距离慢慢增加,无关的物品越来越多
情景:准备吃水果(或其它孩子喜欢的食物)时,先不准备勺子,需要用的时候家长让孩子去拿勺子(勺子放置的位置,旁边存在的无关物品都可以根据孩子当下的能力去安排),孩子拿到勺子后,就可以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吃完之后,擦嘴巴的纸巾也可以让孩子去拿,用完之后可以练习丢垃圾桶的指令。
03仿说
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
情景:在沙发上和孩子进行肢体互动时,家长可以有规律的给孩子挠痒痒,家长数1.2.3数到3的时候去挠痒痒,重复几次后数到3的时候先等一等,如果孩子眼睛有看向家长,表明他是期待你的挠痒痒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仿说的目标指令“X”,孩子第一次没有反应没有关系,我们继续肢体互动并再下一次尝试。对于没有任何口语的孩子来说,孩子当下有张嘴的动作、或者其它任何音我们都要立即给予热烈的肢体互动作为强化。
04命名
抓住一切可泛化的机会,家里、学校、回家的路上、地铁里、车上、商场……
情景:将孩子通过的目标物品图片存在手机里、打印成纸质版或者寻找故事书里相应的物品,在睡前和孩子一起复习。平时带孩子一起出去玩时,也可以搭配事物的名称,同时拍一些照片以便于日后继续练习。
05复杂听者辨识
从物品特征、物品功能、物品类别入手,去整理孩子身边常见的物品吧
情景:早上起床要刷牙的时候,把牙刷、牙膏、水杯和纸巾、沐浴露等浴室可以找到的物品放在一起,让孩子去找找看刷牙要用的物品,找到后给孩子一个热烈的赞美,然后开启今天的刷牙之旅……
06交互式语言
常沟通,多练习
情景:孩子已经可以正确的找到刷牙要用的物品了,那么在下次要去刷牙前,我们在卧室里就可以问问孩子,等下刷牙要用到什么呀?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说不出来,但没有关系,家长可以先说一个,然后看看孩子是否可以想起剩下的物品,如果孩子有努力的想起来,那么家长也要给予肯定的赞美哦。
07模仿
允许动作的不那么标准,重要的是孩子能够跟随你做出相应的动作
情景:和孩子一起拍有趣味性的照片,让孩子模仿家长做出那些他已经习得的动作,然后用手机记录下来,和孩子一起分享;全家人一起跳孩子学习过的律动模仿,如果孩子已经很熟练了,那么我们可以变换动作。
08视知觉配对
想想家里有哪些相同、相似、相关的物品,依据孩子的能力让他去配对练习
情景:带孩子买完水果、零食回来,准备些盘子或直接放在桌面,让孩子去把相同的水果/零食放在一起,孩子放对之后就可以开始享用美食了。
以上情景是希望给家长提供一个居家泛化的思路,具体如何创造情境还是要结合学生当下的学习目标以及实际的生活环境。但是家长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整理、安排,这样才能做到随时对地的泛化,利用好孩子的每一秒。
另外,家长做居家泛化练习时,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我们也会有专业的老师给予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