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什么?可能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也没有人能说的清楚。许仙和白娘子,董永和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流传下来的这些爱情故事也不能诠释。是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是经历困难挫折还是需要爱的考验?是缘分还是必然?用心去感受那些美的爱情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验体会了爱情的历程,我认为最理想的爱情就是:面对真正的自己。只有敢于直面真正的自己,才会珍惜好好爱自己的爱人,承担应有的担当,理解和经营好自己的爱情。
爱情之所以为爱情,就是因为它的不完美,不满足。
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摒弃任何情感。在这其中,爱情是最不可思议的,有些人琴瑟和鸣、山盟海誓,最后却逃不过生活的细节;有的人爱的肝肠寸断、潸然泪下,最后仍旧分道扬镳,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阻挡人们对自己“理想爱情”的追求。
有的人的理想爱情是一见钟情,是第一次见面时的惊为天人,一见如故;有人的理想爱情是日久生情,是用生活的文火,细细烹调出爱的浓汤。
一见钟情是什么?也许是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是郭襄的“一见杨过误终身”;是达西见到伊丽莎白时的震惊眼神;也可以是徐志摩对“完美女神”的痴恋。
正如徐志摩对于林徽因爱的迷恋,更多的是把这种迷恋投射到对方的身上,他把自己对于爱情的所有美好幻想,所有美丽的词汇都放在了林徽因身上。
一见钟情的爱情很浪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幻想过: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但是许多人因为一见钟情的迷恋,而陷入自己幻想的爱情里不能自拔,等到激情褪去,发现爱人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时,又会失望惋惜。因为,爱情并不是靠一味的激情,而是面对真正的自己。
再如朱安与鲁迅,心中无爱,只是一味的讨好,没有了自己,身上无发光点,不能让对方看到,日子再久也不会生情。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来自于旧社会的包办,一切都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鲁迅的母亲看上了朱安,私自为儿子定下来了这门亲事。鲁迅是拥有新思想的青年,极其痛恨包办婚姻,但不敢忤逆母亲的意思,所以只能服从。但鲁迅对朱安很冷漠,朱安一开始则抱有了乐观态度,认为水滴都可以石穿,日子也会越过越有感情的。没想到的是,朱安盼了几年的婚姻虽然终于实现,但即使有婚姻捆绑在身,他们也只是做了几十年的陌路人。朱安把自己的一生都空耗给了这段婚姻。其实在这段感情中,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亏欠谁,只是这段婚姻在一开始就是错的,一个只想着供养,一个盼着回心转意,用日子打动心爱人的心。结果早就注定。
比起他们,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却很美好的。他们相识于清华大学的古月堂门口,一见钟情,从此,二人坠入爱河,然后喜结连理,婚后便同去牛津求学。身在异国他乡,他们相依为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钱钟书赞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几十年如一日为她做早餐,而杨绛的一句“不要紧,我会修”就会让钱钟书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他们的一生虽颇多坎坷,多有分离,但他们曾经定下约定“只有死别,不会生离”,直到死亡都不再分离过。他们用生活和岁月把这份感情更好的洗礼出来,变成人生中最好的翡玉,即使在黑暗的夜晚,也会熠熠生辉。
因为懂得彼此,所以贴心陪伴,他们在真挚的爱情中找到自我,并且彼此接纳。虽然人间不会有童话般的结局,但是他们曾经相聚相守,在这世间留下爱情最美的印记。
所以最理想的爱情就是:面对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四个人,第一个是你自己,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第四个是共度余生的人。
林徽因面对徐志摩的痴爱,明白真正的自己不是如此,理性的拒绝;朱安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在那段孤独的婚姻中坚守了几十年,仍没有唤回爱人的心;钱钟书和杨绛都在对方的爱中见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在平淡中相守相知,不离不弃。
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好,钟情一生也罢,但都要有个最大的前提,那便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所以,这世上本没有理想的爱情,只有“正确的自己”。
我们在爱情这条单行道上行走时,总是在渴望找一个“正确丈夫”或者“正确妻子”,我们总认为爱情最幸福的关键是找对人,但是真正的幸福在于我们内心的和谐。
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亲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它,我与你。
当我们无法面对真正的自己时,才会幻想一个完美的恋人,这个幻想就是“它”,而这时候的爱情只不过是“我与它”的爱情。
但当我们积极面对内心那个正确的自己,不一味的把自己的幻想投射到爱人身上,接受真实的爱人和自己真实的存在,才是“我与你”的爱情。
这样的爱情,即使激情褪去,也会从容面对平淡的生活,相伴一生。
因为,爱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找到归属感,让我们感觉有人同行,有人分享,有人平等沟通。能各自独立却紧密链接在一起,互相扶持的走一辈子。
经历这么多,未来我的爱情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