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加工作以来,加入过不同的团队与部门,不同的公司,针对于部门、团队或者组织,都会有一些团建经费,大家多是出去吃饭、唱歌,再就是拉练。大多数人,都是该吃吃,该喝喝,吃完喝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现才才发现,其实很多的时候,都错了。不清楚团队成员的组成,就不要随便做团建…
组织承诺就是组织的成员愿意把自己的力量和忠心的意愿,交给某个社会关系中,是个体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接受、认同和投入的程度,成员对于一个组织的承诺越大,他越会表现出一种对于留存在这个组织中的强烈欲望,越愿意当好一个组织的成员。
新的团队或者现有的团队,为什么要花力气去进行团队建设,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前员工对于组织的承诺关系。
不同的组织共同体内,成员和组织的命运关系是不一样的,所以团队建设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组织中有四种共同体。
1.职业共同体,一个组织大部分成员,加入都是一个职业共同体
员工主要是为了获得薪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在这个阶段,如果员工不呢个从他的直接上级那里获得满意的心里感受,只要条件合适,他也不会离职,还会保留着一种经理交换的关系。
他的心里期望,会倾向于从一个非正式组织,或某几个说的来的员工中获得。这些人会形成一个一种非正式的承诺关系,保持一定程度的心理安全。当他和正式组织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倾向于从非正式组织获得同情和支持,非正式组织可能会成为一种隐性的破坏力量。而打破这种局面的关键,是领导者的有效介入,否者团队建设的各种努力,都会是无用功,或者事倍功半。
2.利益共同体,靠利益来维持的
很多企业让骨干和员工持股,就是希望这样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组织承诺。但把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完全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这个组织的未来发展一般都会有问题。原因是当你没有利益可以给大家的时候,团队的凝聚力就会瞬间消失。
3.事业共同体,属于合作关系的类型
不少由年轻人组建的创业团队,很多都是基于单纯的理想,他们就属于事业共同体。大多数是单纯的只想把产品做好。大多数企业在初创阶段,都是由事业共同体的状态开始的。现在不少大型企业内,也有很多内部部门,同时是存在着很多以事业为第一目标的小团队,他们聚在一起就是想做成一件事。
4.命运共同体,比如军队
打一次仗,死活都在一起,就是属于命运共同体。
如果企业是一个大圆
第一圈,组织核心的人,大部分属于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第二圈,多是事业共同体,为了组织的目标在奋斗,把组织的目标认定为自己的事业,可以摆脱开简单的利益羁绊。虽然也在乎一定的利益,但是对于第二圈来说,利益和事业是交互的。
第三圈,是利益共同体,这部分人会比较多,
第四全,是职业共同体,这是一个组织中占比最多的。
以上四个同心圆中有某些点,围绕着这些点,又会有一些小圆,这就是组织中的那些小团队。上一级圆中的点,就是下一级大圆的中心。其实,从整体上看看这些圆,也就是小团队的位置,这个组织中的多数人,是为利而来,还是为事而来,就一目了然了。大老板的一个智慧,就是努力通过有效的价值观和文化建设,让靠近组织中心的部分,圆更密,力量更强。
通过这些小圆圈,会让你更加清晰,不同的团队类型,所需要的团建方法和手段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