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小岛、河流三大部分组成了全书,11万字的一本并不太长,但阅读的过程却让人思绪万千。
环保主义者布莱尔是荒原保护的代言人,他说:〝我只是听从内心的招唤,我想留下一些森林,一些荒原。人和自然界得重新回到平衔。我会尽我所能,现在失衡了。环境不能持续,我们也不能。〞
书中描绘了美丽的荒远的景色,坡地草甸上遍布溪流,石楠花,羽豆花,薄荷,野菊点缀其间。明月高挂,冰魂素魄,清光四溢。小木屋~冰川~倒影湖的景色如此迷人。然而,铜矿的诱惑仍然给美丽荒原揭开一片片的疤痕,无奈而又凄凉。
〝地之不存,有屋何益?〞环保运动应该是不管从事什么营生,都是我们时时处处的道德思想的指针。荒原能解答人类还不懂去问的问题。
世界上6%的人口消耗了60%的能源,而6%中的1%又用掉了6%的60%。在资源利益面前贪婪总归是无处可藏。〝只要是开发,无论哪一种,今后都不可能再有人能像我们今天这样,在岛上自由自在浑然忘我〞,面对请记得社会政治的压力,即使环保主义者也无能为力!
有所弃才能有所取。〝大自然是一种毫无恻隐之心的动物,我见过那些心地善良的人们,勤劳,节俭,与肆虐无度的大自然赤手相博,他们毁掉了自己的健康,可是最终还是败在自然的脚下。〞
在美丽河流旁,一定会想起一首诗:〝此时此刻,周遭万物,心中一念,臻于恒静――只有河流,潆洄石壁〞(艾迪丝·华纳)。所有的野驴都在右边,左边是大角羊。一天中最为美好的下午时光,周围的一切,色彩分明,空气柔和清新。
如此美好的一切,在不久将来,会被一座大坝所建起来的水库所以淹没,想到这里怎么能让布劳尔伤心呢?布劳尔从松果中抖出一粒种子,他说,就是这颗种子能长出1400立方米的木材,能成活3500年。他知道如何形成锥形树冠,如何设计根系来对付盐碱,如何把水分运到九十米的高空。就是这颗种子,已经这样生存了九千万年,从未进过什么植物学校――这就是荒原的力量!
“所谓荒原,其实就让所有的自然因素在没有人类的干预下发挥作用,如果还有10%的土地未开发,那么我们就不要再开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已经获取太多了,我们把余下的当做不存在才好。那些东西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存在的。这不是人类的目的,人在这个时间轴上并不太久”。
上帝予之,上帝取之?珍惜生存的环境吧,与荒原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