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了!依稀可见肯尼迪机场上空等待降落的飞机,在黄昏时如归巢晚雁,一字排成剪影。
初栖纽约郊区,人地生疏。去机场途中,从高速误入一个陌生的出口。颠过破旧不堪、年久失修的道路,愈行愈怕。街上低矮的建筑满是涂鸦,道边的行人也打扮的充满想象。那时车里没有GPS,绕了几圈,不见高速口。停车,想又不想问人时,眼角边一个看似游手好闲、头发蓬松的高个男朝车走来。我神经开始绷紧,影视中强人砸窗打劫的画面弹了出来。迅速查看一下钱包夹层,那里深藏着老纽约朋友建议的二十元买路钱。
知道我迷路,高个男透过放下的一小截车窗,热情耐心地为我指点迷津。只是此地道短路多,昏暗中,转着转着竟又转回原地。狭路重逢,高个男说:你等一下,我弄辆车带你出去,听到喇叭声,看到紧急灯亮,就向右,那是往高速的路,很容易错过。于是紧紧跟着他,七转八拐,不久笛鸣灯闪,只见他把左臂伸出来弯成C型,手指指着我右转该去的方向。来不及感谢,好人便径直前行,回归他的世界了。
移居北卡州后第一件事是换驾照。如朋友所言,果然麻烦。因为北卡州重大车祸率高,手续比别的州繁琐。考笔试,填表格,验视力,好不容易折腾了三小时,排完长队要付钱时,被告知只收现金。尽管我们准备了不少,还是缺了四十多块。刚刚发动引擎准备去银行,担心回来又得重新排长队时,妻来电说不必取了,已经付清。
后来得知,我前脚刚走,站在妻后面不远的女士问:差多少钱?我有五十块,拿去吧。急着要赶去医院上班的妻欣喜若狂。素味平生的路人,慷慨相助的情怀,更新了她对好人的定义。谢了又谢,留了女士的地址,当日便寄还。记得电视中在收银台前,有后面的绅士给前面拿不出零钱的顾客付钱的镜头,以为那是戏码,不料此刻就上演在眼前。这位好人在垫钱时全然不知、无视我们的来历、人品,萍水相逢几分钟,居然如此信任陌生人,可见她的胸怀,眼中看到皆好人,如她。
年初去新奥尔良搭游轮,飞机因故迟一小时由西雅图起飞,在丹佛转机的时间却仅有四十分钟。机舱里急成热锅上的蚂蚁的我们,心里盘算到丹佛后是继续转机还是打道回府。机长一遍遍广播歉意,空姐不时来安抚焦灼的旅客。一路飞驰,追风逐月,降落丹佛时,居然还有五分钟的转机时间。于是在熙攘的机场,举家狂奔。奔过警察严肃的目光,奔过旅客礼让的眼神。
跑着,隐约身后有人呼喊,以为是待机的旅客为我们加油。看清后却是两个男人,手里各高举一只颜色熟悉的蓝色夹脚拖,朝我们挥舞:”鞋掉了,鞋掉了“。原来是八岁儿子背包边上插着的两只拖鞋,跑中悄无声息地前后落下,被旅人分别拾起。盛情难却,只好驻步接受好人的帮助。等我们大呼小喘地赶到检票台时,检票员笑迎:”放松,别急,接到航班的通知,在等你们!“。
多年来,即便在住家方圆几里内来去匆匆,亦不乏好人:多次汽车电池耗尽,罢工在大小停车场,热心的行人拿出对接充电线,让车起死回生;高速上行驶时,后面的车滴着喇叭追上来:嗨,你的后车胎漏气了;等待红绿灯变换,门左侧一袭摇滚黑衣的哈雷骑士提醒:先生,你的尾灯坏了一盏!
人生之旅不乏磨难迷失,更不乏阳光灿烂,坚信,旅途好人多!
此文刊于美国中文报【世界日报】家园版 2019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