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16日开始写作以来,到今天已经六十天了,百日写作计划已过了一半。照这样的情形,我对计划的完成充满了信心。
回看这六十天,经历了最初行动的兴奋雀跃、不久之后的无米下锅,再到后来的一点点收获带来的喜悦,及至现在的再次感觉脑袋空空。仅仅六十天的时间,已经让我这个新手体验到了写作的各种滋味,酸甜苦辣,犹如人生百味。
对于才疏学浅的我来说,写作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即便它是我的兴趣所在。然而兴趣并不代表能力。
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一要文笔好,二是要有思想和内涵,后者尤其重要。而这两样,都是我所急缺的。
我现在遇到的问题在于,对好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都还不够清晰明确。它们像掉落在地上的珠子,四处乱窜,我想找根绳子把它们穿起来,却始终找不到那根绳子。我知道,这都是自己思维能力不足所造成的。而这种不足,除了来自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所受的局限,更是因为多年来不爱学习和不爱思考种下的恶果。
一个人如果常年生活在单一的环境里,过着缺少变化的生活,又不主动寻求改变,那他的思考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提升。时代和社会发展如此飞速迅猛,不主动进步就会被动退步。
于是,更加深刻认识到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每每读到那些精彩的思想和绝妙的类比,就会忍不住击节赞叹:天啦,为什么别人就能把如此复杂的问题只用简单几句话就说得这样清楚明白?为什么别人就能在深奥的道理和寻常的事物之间做出恰如其分的类比?就如今天我看到李笑来老师的一个绝妙类比:把洗脑(自我反思)比喻成和洗手洗脸一样重要的卫生习惯,一个是为了身体的健康,一个是为了思想的健康。这样的类比简单形象,既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又能对洗脑这个概念有清楚的认识。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从未知到已知之间,谁能找到那座人人都能通过的桥。文章的本质在于沟通,如何做到有效沟通,这是最考验功力的。而这功力,又是需要通过多年的学习反思和实践才能积累而来。
世上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是平坦的。写作之路要想走得远走得顺畅,必定需要经过痛苦的磨练。因为任何一种成长和进步都意味着走出自己的已知领域和舒适区,到一个充满未知风险的地方去迎接困难和挑战。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的,而快乐就在于当你回看自己的来时之路,发现那些曾经以为永远也跨不过的坎,永远也翻不过的山,居然都已被自己甩在了身后。那时候的你,一定是自豪和幸福的,因为你已经战胜了自己,不会再为没有经过努力的人生而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