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8期“舍”专题活动。

一直觉得很多选择都是有舍有得,但很多人过于关注舍去的,而忽略了得到的,所以很容易内耗后悔。

回忆了一下,其实很多时候的重大选择,都是我自己选择的,所以一直能够说服自己负责,反而很多时候后悔的情况比较少。

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我自己选择了高中,上高中的时候,又自己选择了班级。所以最后整个高中过得其实挺开心的,后面有点后悔,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我也只是偶尔想想。

一直觉得自己最厉害的是从十八岁成年开始,真的学会了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

十八岁高中毕业,选择大学的时候,父母找了其他人帮忙看学校看专业。很多人建议都是选择师范或者医学。

加上上一辈父母也觉得女生适合当老师或者医生,所以我当时几乎没有人听我的想法,我只能保持沉默。

我当时犹豫很久,也在考虑要不要学医学之类的,但想了很久,我真的不想当医生,或许医生前途更好,但我真的有自己的梦想不想放弃。

所以我在志愿填报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下午,自己改了志愿,那时候想法很简单,我可以为我的未来负责。就算未来我后悔了,那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会怪别人。

后来在大学的经历和工作的经历,我有时候虽然觉得不开心,但依然感谢当初的自己改了志愿。

或许是高考的一次选择,让我得到了很多勇气,以至于我后面的选择也都以自己的意愿为主。

在大连的时候,其实我工作比较轻松,但工资很低,那时候一边开心一边内耗。后面领导问我要不要去深圳工作,我考虑了一下是要辞职还是被调去深圳。

最终选择了去深圳,刚来深圳的时候,很不适应,因为天气非常潮湿又很热,刚来的时候下午出门散步后就会出汗,回家吹空调后,就会有轻微荨麻疹症状,来深圳后没有涨工资,以至于我有段时间很痛苦迷茫。

但我一直觉得有舍就有得,很多时候你选择了,就会有一些其他的收获。

我自己选择了高考志愿,所以我大学偶尔过得不开心的时候,我只会责怪自己而不会责怪他人,我一直觉得这是属于我的一个成长节点。

后来在大学碰到了不同地方的同学,第一次意识到不同省份同学的一些生长环境的不同,思维的不同,以及习惯的不同,那时候学到了很多东西。

后来选择离开大连来到深圳,放弃了熟悉的环境,自己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不可否认经历了痛苦。

但后来发现自己也得到了很多东西,舍弃了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新的环境,适应租房,适应陌生环境,陌生的地方,我变得勇敢了很多,心态也稳定了很多。

顺利从学生心态过渡到了打工人心态,自己消化情绪后,突然就乐观了很多。

而且由于是在陌生的环境,我反而更能放开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学习了很多新的东西。

尝试了建模,画画,考了心理咨询师的证,重新背了单词。在做完这些事情后,其实我的建模和画画能力并没有提高很多,但是这段经历帮助我熬过了内耗期,同时我尝试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后,反而少了很多执念。

所以人生有舍就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来源于我们太着急了,着急做出成绩,着急稳定,着急各种各样的事,回头看,我们慢慢都会释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