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敢制订阅读计划,读得越来越少,写得越来越少。怕读,怕写。索性不读,不写,当个“空心人”。偶尔独处时,却心有不甘。
其实,早在8月份的时候,就通过文芳老师的朋友圈,知道了“教科好书共读”活动这件事,一直拖到现在才勉强加入进来。也只能用“只要开始了,就不算晚”来安慰自己一下了。观望两个月了,今天终于行动起来了!是内心深处的觉知吗?不知道。
现在只希望能够在简书这个平台上面把阅读这本书的经过如实记录下来,不规定自己每天一定得读多少多少页,得写多少多少字的阅读感悟。只想借一个平台来保留一些最原始的、最真实的想法。哪怕某天只读了一句话,我也要真实的、勇敢的写出来。
今天读了这本书的序一,序二以及作者写在前面的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思行之路。
序一是吴正宪老师写的,标题是“在作业中关注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不在习惯中行走,应该成为每位老师的追求”。习惯的力量很强大,改变不容易发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磨平了多少老师的教学热情?我自己就时常在想,要是不用批改作业该多好啊?我也不用每天伏案工作那么久,也不用久坐了,可以在备课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吴老师在序言中,也提到了这本书的3个特色。第一,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第二,注重新课标中评价理念的落实。第三,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序二林良富老师写的,标题是“作业探究见‘内力’,教学研究显‘情怀’”。我特别认同林老师对于作业功能的划分,比如,“功利主义”:倾向于认为作业的多少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成正比,作业做得越多,学生成绩越好;“再现式”:认为作业是“教”的补充和检查学习情况的手段;“拿来主义”:在作业设计上长期简单地使用现成的配套作业,信手拿来,不加甄别,不厌质量,不论难度、梯度,更不管是否有兴趣、要不要分层、能不能自由选择等。在此,我对号入座,基本就是“拿来主义”和“再现式”的结合。
林老师在序言中提到刘善娜老师教学研究的情怀,表现在她清浅的研究目的里。“孩子们喜欢的东西一定是值得老师研究的东西”,刘老师抱着这种信念,花六年的时间研究探究性作业。带着清浅的研究目的,少了功利的焦灼,没了繁琐的牵绊,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每天一点点”去靠近自己的研究目的。由此反观自己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们,大多数都是抱着“评职”目的在“努力”,身上“戾气”很重,少了很多纯粹。
刘善娜老师写在前面的话,主要写了三点。一是,数学作业研究的理论与现实之困。二是,探究性数学作业的尝试。三是,什么是探究性数学作业。刘老师提到的作业的“旧时态”就完全符合我的现状。作业=习题册,会做作业=课堂教学目的。
很多时候,我在步入教室后,也是把作业反馈当作教学的首要事件去做。“布置作业”、“检查作业是否完成”、“批改作业”、“检查作业是否订正”,课上、课下都是围绕这些事情展开的。或许,这些也正是自己教学激情慢慢消褪的原因。每当学生哪次作业做得很糟糕,或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忘带作业,不写作业时,我也容易情绪失控。周而复始的劳累和无奈,但却没有触发我的改变之心,反而让我一再逃避,不去想,或者干脆不想。逐渐的,我变得麻木了,像一台批改作业的机器。希望自己在认真阅读完这本书之后,会有所改变。从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改变。我期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