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春,农历正月,吏部尚书何文渊被罢职。
其时,言官弹劾何文渊贪婪放纵,何文渊被下入大狱。
为了自救,何文渊自言道:
易储之事,自己功劳不小,易储诏书中所云“天佑下民作之君,父有天下传之子”,这是自己的属对之辞。
于是,朱祁钰就下令,释放了何文渊,让他致仕。
本年农历十一月,皇太子朱见济夭亡。朱祁钰仅此一子,朱见济夭亡,东宫悬缺。
东宫悬缺,事关国本。
此时,这一状况对大明朝廷而言,又是一个严重的危机。
因为这一状况,立储之议又起。
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夏,农历四月,御史钟同上疏,请求恢复此前被朱祁钰贬黜为沂王、太上皇帝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大明皇储。
在此之前,一同在朝房等待上朝之时,钟同曾与仪制郎中章纶论及朱祁钰易储一事。
那时,说到激动之处,钟同还曾痛哭流泣。
至此,钟同在上疏中言道:
“宗庙社稷的根本在储位,皇储之位,应当尽快恢复,不应有所迟缓。”
据载,那个时候,听闻钟同有此一论,很多人都表示非常认可。
本年农历五月,礼部仪制郎中章纶、御史钟同被朝廷下入大狱。
话说,章纶的上疏,内容包含十四件事情,他请求皇帝修行大德,以弥止灾异。
在上疏之中,章纶曾说是:
“太上皇帝君临天下十四年,陛下曾经亲受册封,为其臣子,太上皇帝是天下之父。陛下应当率领群臣,(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还有岁时节旦,在延安门朝见太上皇帝,以表达最高的尊崇之道。而且,陛下还应当恢复皇后在中宫的地位,以正母仪天下之视听。在东宫恢复皇储之位,以确定天下的大本。”
上疏之后,章纶被下入锦衣卫大狱审问,刑讯逼问过程中,他被残害得体无完肤。
因为御史钟同先有恢复东宫的上疏,所以,与章纶同时,钟同也被一并逮押下狱。
面对当时的情况,进士杨集上呈书信给于谦,他说是:
“奸人黄向朝廷呈进易储之说,以此来迎合皇上的心意,其本心,只不过是想借此来逃脱死罪罢了。于公啊,你们都是国家的柱石,应当为社稷的根本用心,怎么能够贪恋官僚的赏赐,而不想着如何善后呢?一旦章纶、钟同被残虐致死在大狱之中,于公啊,你们坐享崇高的位子,又要如何来面对清议呢?”
于谦把杨集写给自己的书信拿给王文看,王文看罢,说道:
“杨集乃一介书生,他不知道朝廷的法度,但是,他能这么说,确实很有胆量,应当给他升进一级官职。”
于是,就任命杨集为六安州(今安徽六安)知州。
据说,明代进士选为知州,就是从杨集开始的。
(本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