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构筑逻辑:思维大厦是怎样建成的(概念:逻辑思维的分子)

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不仅提现在严密的推理过程中,还反映为所用概念的准确性。以作风严谨著称的德国人认为概念是一组思维单位。这些思维单位是人们运用抽象化的思维方式创造的,主要用于反映从事物中总结出的某种属性。

我们通常会用“概念”来整理各种信息。如果说信息是文件,那么“概念”就是文件夹。例如,在“逻辑”这个文件夹(概念)下,人们可以收入逻辑学、逻辑推理、逻辑思维、逻辑谬误等相关内容。

一旦离开“概念”,很难清楚地认识世界万物。你对某种知识或者某个事物感到一头雾水时,是不可能找到逻辑推理的方向的。因为你根本不理解“已知前提”是什么。

概念是用来描述事物的特征的,不理解某一概念时,就意味着无法弄懂其包含的特征。

没有概念就不会形成假设和命题,逻辑也就无法产生,重视与掌握概念,是培养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步骤。


1、概念:逻辑思维的分子。

大家在生活中常问:“你在说什么?你说的是xx吗?”从本质上说,我们是在确认对方表达的是哪个“概念”。

为了描述思维对象的本质特征,我们会用一个概念来定义它,这个概念通常包含了很多信息点。

例如“逻辑思维”这个概念,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一种理性认识过程,这种“理性认识过程”借助了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具有前后一致、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等特征,可以帮人们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

假如没有经过逻辑思维阶段,人们就无法把握具体对象的本质特征,也就无从深入认识客观世界。

概念包含了内涵和外延两个层面。

内涵指的是某一概念的具体意义,也就是该概念指代对象特有的属性。

外延则描述了相关概念的指代对象涉及的范围。

(例如,“历史”这个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其外延则包括了中国历史、外国历史、文明史、军事史、经济史、科技史等等)

想要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就应该从重视概念做起。

首先,无论遇到什么概念,都应当弄清楚内涵与外延。

人们常犯的逻辑错误之一,就是对概念的认识不清,误解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把原本不属于同一概念的事物混为一谈。

其次,运用逻辑思维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弄错基本概念。

有些人的推理看似头头是道,但最终却导向了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无论是刻意歪曲事实的诡辩,还是无心之失,都犯了殊途同归的错误—错解概念。

诡辩者会在推理过程中悄悄改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让接下来的逻辑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已知前提”上。

思维逻辑性比较差的人就像在山里迷路的人一样,看似步步走直线,其实早已因为概念的变异偏离了正确方向。

总之,当逻辑思维出现误差时,基本上都能从“概念”上找到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