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火了一部小众的青春骚动的电影《狗十三》。我是被朋友极力安利的才看的,据说很多人看了都说那就是自己的青春。但是也有很多人说那就是一部狗血的刻意的造作的批判的恶俗的青春电影。你看,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争议最多的地方,关注也最多。
1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
简单的简介说明了人物的背景。很多人都说,哇,这部电影就是批判嘛,强力的批判了中国式的说教形式,批判了“要听话”这句话的恶毒。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批判的?
父母离异的李玩住在爷爷奶奶家里,得到的爷奶的迁就和疼爱自是不必多说。李玩想学物理,但是在老师和爸爸的极力劝说下最终报了英语兴趣班,因为她的英语比较弱。爸爸为了补偿她给她买了条狗,她取名叫爱因斯坦。我想这应该就是她对这个世界的宣告,我喜欢的就是物理,可惜无人能懂。
爱因斯坦被爷爷外出遛狗时丢了,李玩很伤心。大街小巷的寻不到,后妈又拿来了一只同类的狗,大家都说那就是爱因斯坦,李玩说不是,最后还是默认了。弟弟淘气一只戳奶奶和狗,爸爸和妈妈都觉得没事直到狗狗发怒咬了弟弟,李玩拼了命也拦不住送狗出门的爸爸。影片的最后,李玩看着在冰场一次次倒下又爬起来,哭着说不行但还得爬起来,她好像是长大了。
网上好评差评各自为是。其实,谁也不用诋毁谁,能引发我们思考的就是好的电影。至少它让我们思考关于成人世界、关于成长、关于青春期。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和爷奶都太把孩子当孩子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免不了的各种小情绪,如果能给予尊重的同时给予指导这才是正确的方式。影片中的谁错了吗?谁都没错。周旋在儿子、职场、养老和女儿之间的爸爸没错,心疼孙女的爷奶没错,能那么忍让的后妈也没错,热爱物理的李玩更加没错。错就错在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爸爸让她选择物理再加上英语,或许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所以,把孩子也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小屁孩子。心态不同,做事的方法自然不同。至少李玩让弟弟给奶奶道歉是对的,她爸在打她之后的道歉也是对的。
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那么难的,如果能找回爱因斯坦那是最好不过了,但可惜的是我们都成人了。哎,你看,世界就是这么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