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早练

        (一)早恋=早练

        早晨遛狗,与小区里一个重点高中年级前十的孩子妈妈聊天,偶然提起孩子们早恋,争相“炫耀”自家孩子在初中就完成了感情课题。

        她说她家那个优秀的大男孩,曾经被一个女孩先追后甩,天生感性的孩子在初三遭遇情感重创,天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

        我感慨生来重感情的女儿初四劫后余生,悲壮宣言:“妈,你别担心。感情不是来助我的,就是来渡我的。情劫,早经历早解脱!它未必会影响我最后一博的发挥,就算有小失误,那我收获的也比失去的多!我不后悔!”

        她又说最近儿子前女友发信息问儿子过得怎样?有复合意愿。儿子回了一句:“感谢关心,过得很好!”果断拉黑。她竖起大拇指称:“儿子,你真棒!”

        我说女儿高中后某天惊艳提炼爱情观点:“曾经,她一直渴望找到一个懂她,精神上和她高度契合的男孩,直到后来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感同身受,最懂你的人永远都是自己,所以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精神伴侣,何须外求?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先取悦自己。

        我俩一起哈哈大笑,总结一句:早恋=早练,越早失恋,越早试炼。初中就是最好的时候,年龄越小,试错成本越低,恢复元气越快!庆幸自家孩子提前获得“爱情免疫力”。

        我们俩谈笑风生,旁边的妈妈们瞪大眼睛。

        那一刻,我对这个妈妈的敬佩油然而生。原来,那个天天抱着爱犬无所事事,优哉游哉给狗梳毛的佛系妈妈是这样一个智慧的存在。优秀的孩子从不是平白无故的优秀,能让自己十几岁的大儿子开心分享初恋喜悦,痛苦展露失恋脆弱的妈妈定是一个给足了孩子安全感的妈妈。

        谁说男孩子就必须坚强顶天立地?谁说男孩子就不可以受伤哭哭啼啼?多少阳刚的外壳下包裹着脆弱的灵魂,因为有爱(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在脆弱中生出的力量才尤为可贵。

        “爱不深不生娑婆,情不重不堕轮回”。早恋并不可怕,甚至值得拍手庆贺,失恋并不可悲,但前提是身边有一个能陪他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拥抱失恋伤痕,再陪他一起站起来总结人生经验的好妈妈。

        我对这个男孩竟生出了深深地、深深地羡慕……

      (二)恋爱=羞耻感

        我想起少女时那个带锁的抽屉,锁着我十几本没有秘密的日记。日记里的每一个字都刺痛了父母的眼睛,我却傻傻的以为是他们洞穿了我的心事。

        我暗恋上一个目光清澈笑容灿烂的男孩。妈妈非要去找人家,说人家勾引了她的女儿,而事实上,同样内向羞涩的我们相识四年说话都没有超过五句,甚至因为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脑海里只记住了初见时他的模样。

        放学路上我被一个喜欢我很久的男孩拦路表白。第二天男孩被叫到教导主任办公室训话,弄得沸沸扬扬全校皆知,他羞地无地自容从此摆烂。而我一大早莫名其妙被古板的老班喊到走廊,自以为是刨根问底又义正言辞地问我有没有被侵犯?不要不好意思说,无论发生什么学校都会为我做主!

        为我做主?情窦初开完全不懂“性”为何物的我一脸懵逼,想知道什么是被侵犯?为了让我停下抓了我车把一下,算吗?为什么我会不好意思说?这个很丢人吗?我只知道一向性格乖巧成绩优秀的我被老师因为“早恋”问题在走廊问了一上午话才真的丢人!

        整个青春期妈妈不遗余力不辞辛劳为我扫清身边的一切障碍。

        上大学去送我的车上,我听见爸爸跟司机说,之所以给她报女子院校,是因为那里没有男孩。原来,原来……去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就是因为没有男孩!

        从此,无论是早恋还是晚恋,恋爱对我来说就等同于“羞耻感”!

        于是,乖巧了20年的我在大学期间结识了一个追我追到不择手段,让我心软也没能让我心动的外校男孩,几年后,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最终让他成为我的丈夫。其中一个原因竟是:我不想再做父母的提线木偶,哪怕付出一生代价也要为自己叛逆一次。

        于是,我付出半生代价让父母心痛很多年……

        结婚之后,我内疚我自责我终于读懂了父母的苦心;我在婚姻的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却还偶尔心疼那个半生没有被我好好爱过的男人;可是,我同样心疼那个压抑了20年终于不计后果为自己爆发一次的傻女孩。

  (三)反思:不一样的爱?

        我发誓要给女儿不一样的爱!

        我教会她底线;我允许她晚归跟她喜欢却每每伤害她的男孩约谈,而我耐心守在不远处的路边;我和她一起精心为她视若亲哥的男孩挑选生日礼物,不打扰中考签约考试前她为他织围巾时凌晨四点亮起的灯光。

        我以为我做得足够好,直到前些日子,初中时那个和她互相喜欢却又互相伤害至深的男孩过生日,女儿拿出她给那个男孩写的和解信给我看。

        她在信里说: “过去,我以为自己足够成熟足够懂爱,却没有意识到,我对待你的方式正是我妈对我方式的投影。比如:嘴上相信心里猜忌,比如追着你说自以为是的大道理,比如对你不必要的种种控制欲……都说父母的价值观是孩子的‘天花板’,那只有打破这‘天花板’,才是重塑自我的最佳方式。

        我愣住了。我想起当初看到他们互相内耗成绩乱掉,表面平静心里焦急,忍不住偷偷翻看手机上他们的聊天记录;我想起为了避免她重蹈我的覆辙,找到机会就一通输出自以为是的人生经验。那看似开明实则隐形控制的自己,何尝不是当初父母对待我方式的改良版!

        如果不是临近中考女儿那句铿锵有力“助我,渡我”的宣言给了我敢于放手的勇气,我还是那个自以为“开明”的“好”妈妈。

        这时,女儿说:“妈,下面有段话是我总结出来的关于‘爱’的体会,每一个字分量都很重,同样也适用于你,你看看找得出吗?”

        几行字跃入我眼帘:“爱是坚定的选择和奔向;爱是没有偏见的拥抱和鼓励;爱是无论亲疏仍能理解边界的分寸与智慧;倾听比指导更重要,尊重比改变更有力!

        一字一句仿佛敲打在我心上,“没有偏见”、“边界感”、“倾听和尊重”,这是少年的我不曾得到的,这是成年的我没有给到的,这是现在的我正在努力的,这是“爱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的具象化。

        我的泪涌了出来,抬头惊讶地看着那个仅仅只有十六岁的孩子,我羞愧于我曾经竟还想要指导她,今天,我要重新认识她,我的女儿。

        “妈,我知道,你不想让我踩你踩过的坑,但你的经验不能代替我的体验,你一直没能从坑里爬出来,所以你也不相信我有这个力量。人只有经由爱,才能学会爱!

        是了,这也是我这些年来的感悟:人生中那些你逃避掉的课题,命运总会以其他的形式给你,有些弯路是绕不过去的,你得允许孩子,去经历!

        我继续往下读:“谢谢你助我成长,帮我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已经在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了,也请你务必幸福!”

        经由爱,照见自己的缺失,透过他,来完成我自己。没有怨恨,没有纠缠,只有感恩,只有祝福——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在早恋中获得的巨大财富。

        如今,在爱中涅槃的女儿,胸中装着家国天下,却唯独没有了“小情小爱”的容身之地。

        我承认,我输给了一个孩子,输得心服口服。

后记:

        我感恩,命运赐给愚痴的我一个智慧早开的孩子,在互相陪伴成长的过程中,我终于看见了那个心智被卡在十几岁的无助又弱小的自己,有了重新将她再养一遍的可能。抱抱那个亲爱的自己,你值得拥有世界上一切最好的爱,但内心的圆满,能给你的,唯有自己。所以,也请你,快快长大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