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原创】
关于死亡,印象最早的是小时候,院子里有一家人家里死了人,棺材摆在院子里,就在我家楼下。我从窗子趴着往外看,可以看到红色的大大的棺材,上边盖着一块布,棺材前边的木凳子上摆着许多点心和水果。他家请了人吹喇叭,院子里有许多小孩子去看热闹,可我妈不让我去,我只能趴在窗台上看。
我问我妈,这是怎么回事?我妈说,他家死人了。
我那时不懂什么叫做“死人”,只觉得热热闹闹挺好玩的。
第二年,我外婆去世了。那一周,我妈没有接我回家。我们那时平时住在幼儿园,只有周日才能回家。我妈让毕老师把我接到她家过了一天。第二个星期,我回家不见奶奶(就是外婆,我家一直这样叫)问妈妈,奶奶去哪里了?
我妈说,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大概是上午,舅舅、舅妈来了,带来了表姐表哥。舅舅买了一大铁筒排叉,让我们吃。我和表姐表哥疯玩了一天,把一铁盒子排叉都吃光了,满屋子搞得乱七八糟的。
大人们回来,在说话,我们小孩子仍是满屋子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后来,过了很多年,才知道,大人们要去为我外婆下葬,把我们三个小孩子留在了家里。
这就是我对死亡的最早认识。
后来,死亡的事件在我的身边就不断地出现,有家里的亲人,有父母单位里认识的叔叔阿姨,也有不认识的。
还有一个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被汽车轧死的。死者是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子,穿着白色圆领汗衫,斜背着绿色军挎书包,骑一辆自行车。头有些扁,眼睛向外突着,一堆的肠子从嘴里轧了出来,身前的白色汗衫被染成了红色。
我当时胆子挺大的,一直跑到最前边去看热闹。之后这个印象一直留在了脑海里。那一年我大概11岁,可能还不懂什么叫作害怕,纯属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傻大胆。
等到长大了一些,心里才真正有了恐惧。
父亲去世时,只有我一个人在身边。我给家里打了电话,先生从家里把事先准备好的衣服拿到医院,好在医院离家比较近,先生和姐姐来时,父亲还没有硬,我一个人很快为父亲换好了里里外外的衣服,他们要帮忙,被我拒绝了,我嫌他们手重,会弄疼了父亲。
最后与父亲告别,我似乎都是异常的冷静。站在八宝山殡仪馆的第二告别室里,部里几百人有部长、局长、处长,父亲的同事们,年老的,年轻的,男的,女的,缓缓地走过我的面前,和我一一握手,每一双手都比我的手热乎,我浑身都是冰凉的。
尽管眼里有泪,但没有流出来。父亲单位里的叔叔阿姨都说,这丫头别是傻了吧!
从殡仪馆回来的那天晚上,有父亲单位里的叔叔阿姨来看我,提到父亲的为人,我好像办完了所有工作,这时才泪如泉涌,井喷式地哭了出来。
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作“生离死别”。
尽管在这之前,有母亲的去世。母亲的丧事,没有让我参与,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那时,一是年纪小,二是我住在集体宿舍,身边有不少同学的陪伴,并没有太多的亲人离开的感觉。
母亲的去世,在我心里变成了一个概念。而父亲不同,特别是母亲去世后,我与父亲可以说相依为命一起走过艰难的日子,父亲是又当爹,又当娘,把我拉扯大的。
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死亡,是一个日常禁忌。
记得上高中时,有一年到甡姐家过年。甡姐是单位里的会计,年底出账,工作特别忙。我们在她家里等着甡姐回家吃晚饭。
好不容易盼到甡姐回来,我高兴地说了一句,“你快急死我了。”我看到大妈一脸严肃地瞪了我一眼。回家的路上父亲和我说,过年时不能说“死”字,这是不吉利的话。
中国人就是这样有许多禁忌。述说死亡,仿佛意味着不吉利。在学校里也没有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看起来好像是保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在一片纯净的世界里长大。
然而,死与生的问题,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又岂能回避?
有一天,我在手机里看到一条新闻,广西一所中学里一个大个子男生将一个小个子男生从四楼上扔了下去。真够奇葩的,那是一条人命,而不是一件东西!
记得,前几年,在一个企业开展安全文化教育,我们整理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案例,对企业员工进行生命观教育。
我曾经在我的小说《灰色》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缺少生命观教育,我们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们。我们不敢在孩子们面前从容地谈论死亡,好像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恰恰相反,孩子们不懂得尊重生命,不懂得敬畏生命,在人生道路上哪怕是遇到小小的挫折,甚至都算不上挫折,他们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放弃生命,这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在中国,在清明节前后那几天,人们往往会去墓地探望亡灵,缅怀先人。但是,家长们很少带孩子们去。就像我小的时候,外婆去世下葬,父母把我们小孩子留在家里,避免接触人生最悲痛的场面。
其实,我们不能因为禁忌便拒绝思考,这就像因为恐惧死亡,就可以逃避死亡一样。
记得,女儿上小学四五年级时,她秋游时买了一只小兔子回来。它太小了,大概刚刚出生几天。我们也没有养兔子的经验。没几天,小兔子不幸死了。我们从家里找了一个精致的小铁盒,里边铺了软软的白布,把小兔子放进去。在院里的小土山上挖了坑,把小兔子埋了。
一个生命的逝去,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经历,对生命的理解,不应当只是对生存的理解,也包括了对死亡的理解,这才是对生命完整的理解。如果不懂得死亡,就不可能很好地活着。
尊重每一个生命,善待每一个生命,应当从小做起。
生如夏花,不负韶华。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