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梦楼缘缘堂
前两天接待家长,有几位家长问到我们学校是否有保送中学的名额。这样的问题,我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但是这样的问题出自于一个年轻家长的口中,我还是略微感到有些惊讶。
为什么会惊讶?是因为这样问的家长,实际上还保留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学习是为了考试和升学。
我在介绍我们学校的时候,重点说明了本校的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强调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发展。但家长却说这些硬件设施我们不看重,我们看重的是你们这种名校,而且我们考虑得比较长远,我们很在乎孩子中学是否能直升名校。
其实我很想反问家长,中学升入名校就是对孩子长远的规划吗?从学校教育的时间上来看,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就考虑到中学,确实是很长远的打算。但是从孩子的一生来看呢?只有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才值得我们去认真做规划吗?李镇西老师曾说过:学校教育很重要,但那也只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因此,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可是,如果家长还保留着“唯成绩论”的理念,也许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注定孩子的一生会充满着遗憾。这种遗憾,是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悔恨。而孩子的潜能,本来是有机会被看到的。只是因为父母的一念之差,便将孩子的一生改写了。
当然,也有可能我们重视开发孩子的潜能,得到的结果和“唯成绩论”并没什么不同,但至少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是幸福快乐的,这不就是最大的收获吗?
我承认,我们国家的教育确实走过很多弯路,“唯成绩论”还不是这个社会造成的吗?朱永新老师在《未来学校》这本书中就说:很多国家的课程改革虽然都搞得轰轰烈烈,但是总的来看,成效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明显。原因何在?主要的原因就是应试主义的体制和文凭至上的学历社会。
就像前面提到的家长一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更加重视孩子会从什么学校毕业,能够读什么样的学校,而不是孩子在这所学校学到了什么。他们认为,我们学校开设这么多的兴趣课程,也就是基础课程的辅助,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兴趣而已。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是在传授知识,其他的课程都学不到知识吗?这种理解把知识想得太狭隘了。正如庄子曾说的那样:“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学不完的,而且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们学什么才是有价值的,这是在塑造孩子的思想。难道一个敬业的木匠不比一个平庸的博士对社会的贡献大吗?
亲爱的父母们,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是家庭教育的理念。怎样的教育理念才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呢?我非常推崇《未来学校》中提出的“以生命为基石的真善美课程”。这可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为“未来学校”把家庭、社区等打造成了学习中心。如果我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这种“未来”现在就会到来。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说道:“教育并不是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拥有者,而是能够运用知识去探寻新知和创造的人。”所以,孩子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是让孩子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成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里的“深远”绝不是考上名校。而是立足于现在,为孩子的未来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电影《银河补习班》里的父亲马皓文也对马飞说过:“清华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终点。”
我们一定要记住,学校教育很重要,但那永远都是家庭教育的补充。要想孩子成长,首先要成长的便是作为父母的我们。
最后,借用第斯多惠的名言: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