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回忆也记不起当年写给王力信的抬头。不可能直呼其名,但也绝对不可能甜腻腻地喊亲爱的,毕竟相处时日尚不算长。
权且使用后来我们常用的称呼吧!或许,某个时刻,它会得来全不费功夫。
哥们儿:
你好!
本想早些时候讲给你关于我的过去的一些情况的。
拖着,是我晓得自己跌跌撞撞的来路,一经复述,无异重新走过,泪水会像泻洪的闸门打开一样喷涌而出。
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哭花脸,露愁容,不是我想呈现给你的一种状态。
报喜不报忧,给亲人与好友一张灿烂蓬勃的笑脸,这习惯早已在年幼时内化成我的行为方式之一。
加之,见面的时间,我总是想更多地了解你。所以,我们俩在一起说话时,充当忠实听众的大都是我。
缘来排山倒海,已然我们俩已快速走向彼此的内心。
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无论如何,下定决心下次见面时必须把我过往的经历讲给你听。
得知你生病在家,心中惦记,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索性起床用笔写下我要说给你听的话。
1989年1月,我与孩子爸爸举办婚礼,1990年10月,浓眉大眼的儿子出生,2000年3月8日晚,孩子爸爸在回家途中因车祸不幸去逝,那年我虚岁35岁,孩子爸爸36岁。
处理完后事,我回单位上班,孩子上小学,父母搬来与我同住,照顾我们。
我们住在我单位新分配的宿舍,梅园三号楼四单元四楼中户,我单位离家很近,走着上班也就十五分钟左右,孩子在离家不到200米的兴华街小学上学。
1987年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单位对我不薄,入党,提干,分配房子。
那时候单位在近郊,首次在城区的十套房子中就有我一份,层次还挺好,足以自豪。
我们一起分配入行的有五个同伴,都是女生。虽表面不说,但内心还是会比较,毕竟那时候年轻,存在攀比心理也是正常的。
孩子爸爸去逝后我心中暗暗告诉自己,虽然自己现在是一人,单打独斗,但不能输给她们成双成对的人。
那时我在信贷科做外勤,时间相对自由。业余时间就在一家连锁书店帮忙管理。
这是一家理念非常先进的书店连锁机构。一时间,雨后春笋般一家家分店遍布市区及近郊。
书店位于老百姓的住宅小区,借阅图书的读者就近借阅,十分方便。
各店铺书籍循环滚动,随着分店越开越多,新书源源不断,办卡人数激增,吸引来众多加盟商。
随着资金迅速扩充,企业开始大规模扩张。开新店,增加员工,购买车辆,一时间,红红火火,无限风光。
步伐太快,根基没有打好,资金链条断裂,企业走向下坡路,为了挽救企业,喜欢拔刀相助的我帮助企业从朋友处融资。
企业倒闭,主管跑路,自己向朋友的借款却不能失约,从此走上还债之路,自己遭罪还连累老父老母。
那时经济常常捉𦡞见肘,身上有五元钱就觉得好富有,不舍得花钱,回娘家有几次牵着孩子的小手顺着铁路边上走着回去。
为了尽快还债,开过澡堂,再苦再累的活能自己干坚决不求人。
那时候就是有一份坚强的信念,父母的有生之年我的外债还完,让二老放心。
二十万的外债,在那个年份对于我是承重的压力。就这么一点一点还,在父母的帮助下,到认识你的时候,还有六万多的外债。
孩子爸爸去逝将近六年。前三年,总觉得两人感情挺好,理应为他守三年。
后来的日子,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忙着还债,忙碌中日子匆匆而过。
也见过为数不多的几位,但都不太合适。刘姐再三催促撮合,我们相见,相识,彼此的心在靠近。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做为我,理应将我的情况如实托出,你一定三思而行。
信末尾的落款应该是我名字的后两字,肯定不会带着姓,那样多生分,日期现在推来应该是2005年11月份的中下旬。
很快,我收到王力简捷而果敢的回复。